進入內容區塊

國家海洋研究院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資訊公開> 研究報告
:::

研究報告

中央內容區塊
基於遙測資訊評估臺東海域黑潮變動短時預測及洋流發電潛勢之研究(112-113)
自行研究
發布日期:112-03-31
發布單位: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中心
一、計畫緣起、目的

黑潮為從呂宋經臺灣到日本的整個北太平洋西方邊界流系統,其中呂宋黑潮在通過呂宋島東北角後一分為二,其一繼續沿呂宋島北方之巴坦島海脊地形北上,另一則偏向西北經巴坦群島與巴布延群島間的巴林塘海峽流往呂宋海峽,然後轉北北東順著恆春海脊地形北上沿臺灣東岸流動(即臺灣黑潮),並與沿巴坦海脊北上的分支在花蓮附近外海合而為一後再續流往沖繩海槽、東海大陸棚及以日本九州南部(東海黑潮)。
臺灣黑潮流中平均位置距離臺灣東海岸約20~50公里,流軸中心最大流速約為1.0~1.5公尺/秒,然而臺灣黑潮在蘭嶼附近常程雙核心構造,在東西兩側均會出現南向反流,且在循著臺灣東部海岸由北至南流動的近岸反流則似乎並不是一道連續體,其海流變動產生機制或許和海流與地形的作用有關。再者,海洋渦旋以及颱風對臺灣黑潮的影響效應,對於整體演變過程的認知,截至目前為止主要係依賴數值模擬實驗得到初步的認識了解。
為提升對通過臺東海域之臺灣黑潮變動機制的瞭解,本研究擬透過逐時岸基高頻雷達測流流場以及衛星海面高、地轉流及海溫等遙測資訊整合,進一步探討臺東海域黑潮變動短時預測及洋流發電潛勢。

二、研究內容

 (一)分析雷達遙測表面海流及地轉流與黑潮上層(本院黑潮發電機組位置)之關係及季節特性。
       (二)從歷史雷達測流和衛星地轉流探討臺東海域黑潮流軸、流幅(北向流速分量大於0.1公尺/秒的範圍)及流速等之變動特性。

  • 瀏覽人次: 322人
  • 更新日期: 112-03-31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國家海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