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家海洋研究院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資訊公開> 研究報告
:::

研究報告

中央內容區塊
初探我國首座海域核輻射自動監測站
自行研究
發布日期:111-04-07
發布單位: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過去四十餘年以來,國際已發生多起核事故,並且,引發海洋核污染的問題,包括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災、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災、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等。核事故引發的海洋核污染不僅危害海洋生態,也透過海域遊憩、漁業活動、食用海鮮等過程影響人類健康,故容易引起民眾恐慌。然而,即使近代日本福島核災的發生已顯示目前科技尚未能掌控核安,由於經濟的需求,全球仍持續建設新的核電廠,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例如鄰近的中國。
        應對潛在境外核事故海洋污染,特別是資訊未必透明的情況,關鍵在於如何迅速發現污染。有鑑於我國現行海洋核污染以例行性背景輻射調查為主,缺乏因應突發核污染事故的能力。為推動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保障民眾用海健康安全,國家海洋研究院本於海洋監測專業,將戮力發展近即時自動偵檢的海洋輻射自動監測系統。

二、研究方法

本計畫共分為2項子計畫,分別為「海域核輻射自動監測技術建置及監測資料分析」及「海域核輻射傳輸影響評估」。

1. 子計畫一「海域核輻射自動監測技術建置及監測資料分析」以現有資源,基於本院於本(111)年將發展海域加馬(gamma)輻射偵檢能力,將再搭配現場水文觀測資料,以及輔以精細地形而建置之數值海流模式,對海域核輻射偵檢儀的系統穩定性和警示效能,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輻射偵檢錨碇浮標預定於本年7月31日前架設於臺灣東部近岸海域,該海域具有強勁黑潮海流流經與西太平洋中尺度渦旋入侵,亦是西太平洋小尺度環流經過首當其衝的海域;另搭配本院現有1座海氣象及水文即時觀測錨碇浮標,提供海氣象觀測資訊,同時將規劃布放現場水文錨碇。
2. 子計畫二「海域核輻射傳輸影響評估」配合子計畫一,將結合高精細地形測繪資料建置輻射偵檢錨碇浮標海域之高解析海流數值模式,並搭配實測海流流場資料,擬針對進行海流模擬分析核污染可能傳輸路徑與影響探討。
三、研究成果
  • 1.透過連續自動偵測和資料即時傳輸,我們已知蜜月灣海域表層海水的人造核種銫-137低於儀器偵測下限的30 Bq m-3(文獻資料顯示約1 Bq m-3),而降雨時則因天然放射核種鉛-214和鉍-214活度濃度增加導致加馬輻射總計數升高。
  • 2.海水固有的天然放射核種鉀-40的活度濃度則常保恆定,未見降雨對其明顯影響。
  • 3.完成建置我國第一座加馬輻射浮標自動監測站及資料處理程序及初步開發我國第一套人造輻射元素海洋傳輸擴散預報模式 。
相關附件
  • 初探我國首座海域核輻射自動監測站(正式報告)  檔案下載:36次
  • 瀏覽人次: 608人
  • 更新日期: 112-01-10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國家海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