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歷
日本東京大學 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博士候選人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碩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 博士訪問學員
日本學術振興會 特別研究員(DC2)
專長
近世東亞海洋史、臺灣海洋史
專書
1.李侑儒,《鐘錶、鐘樓與標準時間──西式計時儀器及其與中國社會的互動(1582-1949)》,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2.10。(ISBN:9789860341058)
2.相原佳之、豊岡康史、村上正和、
李侑儒編譯,《東洋文庫所蔵『潯関奏檔』『潯関貢摺』影印・解説 清朝嘉慶年間の九江関》,新潟:新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研究プロジェクト,2022.2。(ISBN:9784903944296)
3.村上正和、相原佳之、豊岡康史、柳静我、
李侑儒編譯,《嘉慶維新研究:嘉慶四(1799)年上諭訳注》,東京:汲古書院,2023.3。(ISBN:9784762967184)
4.鄭螢憶、
李侑儒主編,《海派漁村:東北角到北海岸的地名漫步》,高雄:國家海洋研究院,2023.11。(ISBN: 9786267280805)本書榮獲113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書刊推廣性文獻書刊優等獎。
專書論文
1.
李侑儒,〈近世初期東アジア海域間の硫黄貿易〉,收入鹿毛敏夫編,《硫黄と銀の室町・戦国》,京都:思文閣出版,2021.3,頁53-78。
2.
李侑儒,〈全國海岸地名調查研究方法概述——以北海岸及東海岸為例〉,收入蘇嘉宏主編,《海洋政策與文化研究:多元研究方法的探索》,高雄:國家海洋研究院,2023.12,頁187-206。
國內外期刊論文
1.
LI Yu-ju,“Investigation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oastal Place Names in Easter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Jinzun,” Marine Research (Accepted).。
2.
李侑儒,〈1919年臺東馬蘭社霍亂疫情〉,《臺灣學通訊》,120(臺北,2021.1) ,頁23-25。
3.
李侑儒,〈近年日本高中歷史教育的課程變革及其動向──以新設科目「歷史總合」為中心〉,《歷史學科中心電子報》,11(臺北,2021.2),頁9-16。
研討會論文
1.
李侑儒,〈十六~十八世紀における中国東南沿海の硫黄貿易・採掘とその禁制〉,發表於「史学会」,東京:東京大学,2016年11月12-13日。
2.
李侑儒,〈近世初期東亞海域諸國間硫磺與硝石的流通及管制〉,發表於「2018海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海洋亞洲的中心與邊緣:帝國.港市.離島」,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8年11月14-15日。
3.
李侑儒,〈吉岡喜三郎與1919年台東馬蘭社霍亂疫情〉,發表於「吉岡喜三郎日記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22年4月8日。
4.
李侑儒,〈海域史から見る嘉慶期の台湾〉,發表於「第67回國際東方學者會議」,東京:東方學會,2023年5月20日。
5.
李侑儒,〈東台灣海岸傳統地名調查與歷史考察:以「金樽」為例〉,發表於「近代台灣周邊海域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2023年11月25-26日。
6.
李侑儒,〈報時系統與近代中國的城市空間:感官體驗與意象形塑〉,發表於「近代東亞的城市空間書寫工作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3年12月12日。
7.
LI Yu-ju,“Research on traditional place names and maritime culture on the East coast of Taiwan,”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Vision Marine Conference, Kaohsiung: National Academy of Marine Research,” April 23-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