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家海洋研究院

您現在的位置是:
home
首頁 > 研究成果> 東部海域成果-水文
:::

東部海域成果-水文

中央內容區塊

東北角海岸可以說是首都圈的後花園,海洋遊憩活動非常興盛,包括新北市福隆、宜蘭烏石港等衝浪聖地,以及新北龍洞的潛水,宜蘭頭城的磯釣等。國海院於本區域建置3座觀測半徑約30~50公里的HF/VHF陣列海洋雷達以及2座觀測半徑3~5公里的X-Band微波海洋雷達波流遙測系統。岸際波流遙測系統每30分鐘掃瞄海域1次,得到來自海面的回波訊號,並進而更新解析度達250公尺的波流場資訊。透過網際網路即時傳送至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臺,轉譯成遊憩風險分級資訊,並且透過作業化運作強化我國沿近海的波浪及海流等資訊的長期觀測資料。

水文東部-東北海岸示範區觀測系統
水文東部-福隆波流遙測站
 
水文東部-GOOCEAN
 
蒐整海域長期環境資料 提供海洋能源技術發展

為有效利用台灣東部海域黑潮所提供之洋流能綠色能源,經擇定適合之測試場海域範圍,進行水文、地形及底質監測,以利後續洋流能計畫之推動。
進行109 年4 月15 日至11 月7 日之ADCP 海流觀測,結果顯示觀測位置的黑潮流場在六個多月的觀測時間內流向相當穩定。

深海錨碇式都卜勒(ADCP)系統佈放

深海錨碇式都卜勒(ADCP)系統佈放
 

  蒐整臺灣東南部海域長期環境資料,提供海洋能源技術發展,於108年針對臺灣東南側至蘭嶼之間海域進行海流調查,包括錨碇量測、船載式測流及表層平面海流觀測等三種系統進行海流觀測。並於108年6至10月間佈放漂流式浮標,進行黑潮洋流的現場觀測與收集。
洋流能測試場域規劃範圍及海域地形
洋流能測試場域規劃範圍及海域地形


GDP浮標軌跡 GDP浮標軌跡
GDP浮標軌跡



雷達表面測流 衛星遙測地轉流
雷達表面測流                   衛星遙測地轉流
發布單位: 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 瀏覽人次: 880人
  • 更新日期: 112-10-26
設定:
文字大小設定:
範例:
國家海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