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海洋科學6-8_ch3_0529-7
P. 29
第 3.2 節 透過時間追蹤地球的二氧化碳
4. 討論並標記每張圖表的重大變化 請學生把目光集中在圖表 1,請
一位志願者簡述圖表的內容(自 1960 年代以來,二氧化碳濃度
升高)。接下來,請學生注意圖表 2,並指出 400,000 年以來,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發生幾次相當大的變化。然後請學生圈出最近
一次的濃度最低點,大約是 10,000 年前。最後請學生再看看圖表
3,並圈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主要的低點(大約是三億五千萬年到
二億五千萬年前)。
5. 教師下指令,讓學生以事件卡對應圖表 告訴學生:四人一組,分
析上小節用過的 12 張地球歷史事件卡。任務是從中挑出三張卡片,
每張對應三張圖表中的大變化:西元 1960 年代以來的濃度高點、
10,000 年前的濃度低點,以及三億五千萬年到二億五千萬年前的
調查筆記本,p.10 濃度低點。請學生運用卡片背後的年代資訊,找出該年代附近發
生的大改變。
6. 小組以事件卡對應圖表的重大變化 教師傳給每組一個裝著地球歷
史事件卡的信封袋,讓他們檢視卡片資訊,並挑出符合圖表大變
化的卡片。然後教師隨處查看各組,視情況給予協助。
7. 簡單討論事件卡的對應 等大部分組別完成任務後,就請全班注意,
開始進行全班討論:
a. 圖表 1:工業革命 請全班確認,工業革命與之後的二氧化碳濃
度增加有關。請教師提問:「為什麼工業革命讓大氣二氧化碳
濃度上升?」(人類製造機器,機器燃燒化石燃料,在燃燒過
程中把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這也是碳循環的一部分)。
調查筆記本,p.11 b. 圖表 2:最近一次冰河時期 請全班確認,最近的二氧化碳濃度
下降與 10,000 年前的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有關。綜觀地球歷史,
曾發生多次冰河時期,每逢冰河時期,地球氣溫會降低、大氣
二氧化碳濃度會下降;一旦冰河時期結束,則濃度又上升。關
於這種現象,科學家也還在尋找原因。圖表上每次的大幅度濃
度降低都與不同年代的冰河時期有關。請注意:每次的濃度改
變都是醞釀了長達數千年之久。
c. 圖表 3:陸地植物 請全班確認,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與陸地植物
分布有關。請教師提問:「為什麼這樣就能讓大氣二氧化碳濃
度降低呢?」(植物行光合作用會吸收二氧化碳,這是碳循環
的一部分)。請注意:每次的濃度降低都是醞釀了長達億年之
久!
276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三單元 277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