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海洋科學6-8_ch2_0619
P. 80

教師注意事項


               教學建議
               學生執行蠟燭調查 如果教師認為應該讓學生兩兩成對、親自操作
               蠟燭調查,而不是教師示範,就需要額外給各組準備教材,例如蠟
               燭、火柴和派盤。教師照樣提出問題,請學生說明蠟燭的碳在燃燒
               的過程到哪去了,並且激勵學生尋找資料。如果教師這樣安排,就

               必須訂下嚴格的安全守則,例如:蠟燭點燃後不准碰觸蠟燭或火焰,
               還有桌面必須完全清空。另外,蠟燭燃燒時派盤要離火焰頂端 1 呎
               以上,並且全班要規矩坐在位子上。


               科學註記

               關於燃燒 化石燃料燃燒,其中的氫分子和空氣中的氧氣產生反應。
               二氧化碳是反應產物的其中之一,燃燒過程中逸散到大氣。燃燒過
               程中,蠟燭的碳立刻流到地球的大氣。化石燃料燃燒後,這樣的碳
               流動速度非常快速,比流到任何儲存庫都快,因此會累積大氣中的
                                                                                    科學語言
               碳含量。
                                                                                    科學字彙
                                                                                    吸收
               提供更多經驗                                                               大氣

               延伸:回溯燃燒用掉的碳 教師引領全班做簡短的腦力激盪,讓學                                        原子
                                                                                    碳
               生列出人類燃燒的物質(木頭、紙張、打火機用油、煤炭、火爐的
                                                                                    碳循環
               天然氣等等),並告訴學生:引擎也必需燃燒燃料才能運轉,因此                                        二氧化碳 /CO2
               人類燃燒的物質又多了幾樣(汽油、柴油),教師向學生解釋,這                                        碳流動
                                                                                    碳儲存庫
               些物質都含有碳。接著請全班挑出以上物質的其中一項,向前推移
                                                                                    燃燒
               兩個或三個步驟,推測碳的來源。舉例來說,來自樹的木頭,透過                                        分解 / 分解作用
               光合作用從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取得碳。接下來,請各組成員挑選                                         證據
                                                                                    化石燃料
               其他物質,依照相似的方法往前推論。在這裡教師可以設計簡單表
                                                                                    物質
               格,讓學生以書面方式記錄討論的過程。                                                   模型
                                                                                    分子
                                                                                    生物體
                                                                                    光合作用
                                                                                    呼吸

                                                                                    科學論證
                                                                                    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為什這樣想?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更有把握?
 218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二單元     219
 —G6-G8 進階海洋素養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