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海洋科學6-8_ch2_0619
P. 73
第 2.6 節 偵查腐敗或被掩埋的生物
3. 播放「碳鏈」投影片(範例) 教師讓學生 碳鏈(範例)
蘋果
們了解:目前只有一種方式排列碳鏈,並 蘋果樹 人類
且問他們:「碳如何從蘋果流到人體?」 細菌
氧 二氧化碳
(植物製造葡萄糖,也就是蘋果;人類吃
土壤
下蘋果,因而攝取到碳)教師也示範如何
讓碳流動發展出「枝幹」——樹釋放出氧氣,細菌分解蘋果,分
解的蘋果進入到土壤。
4. 解釋碳鏈的形成步驟 教師告訴學生:組員要在桌上排列碳卡,接
成碳鏈。學生在「死亡現場調查」文章中學到的知識,有助於碳
鏈的形成。學生也可以運用碳卡背後的訊息,蒐集碳流動的證據。
教師可以在這裡特別指出:所有組員在討論與移動碳卡的過程,
學生學習單 都要參與活動。起初,組員不一定同意碳卡的排列方式,這時需
要彼此溝通理由。而且每位組員都應該態度禮貌,認真傾聽。在
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必須應用科學語言,例如——
.我認為這樣的理由是……
.你為什麼這樣想?證據是什麼?
.這項證據似乎指出……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5. 發下碳卡並開始動作 教師發下碳卡,告訴學生活動開始。教師來
回走動,確定組員了解活動的挑戰。活動結束後,收回碳卡。
6. 分派碳循環圖回家作業 教師把碳循環圖的回家作業學習單發給學
生,也發下他們的碳循環圖。教師向學生解釋:這次傍晚的回家
作業,將是增加碳循環圖的最後機會。他們應該加入圖畫、箭頭;
至於關於碳、海洋、分解作用與碳流動到石灰岩以及化石燃料等
相關議題,要標示說明。
圖 2-5 從影印包找出碳循環
圖的範例(僅供教師參考),
範例顯示學生完成回家作業
後預期的進展。這也是學生們
最後增加碳循環圖的機會了。
212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二單元 213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