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海洋科學6-8_ch2_0619
P. 65
2.6 節
偵查腐敗或被掩埋的生物
生調查引導問題「生物死亡後,體內的碳何去何從?」當
學 他們欣賞完死亡的兔子分解的短片,就可以開始討論這
個問題。如果他們要取得更進一步的資訊,可以閱讀 DSI
短文,短文內容涵蓋各種狀況的生物分解,包括陸地、海洋生物,還
有遠古陸地和海洋生物在缺氧的狀態下被掩埋的情況(煤炭與原油形
成的過程),以及遠古海底被掩埋的貝殼變成石灰岩的例子。學生
帶著閱讀的內容去找專家團隊,利用這樣的機會總結與分享閱讀的內
容。接下來,全班一起欣賞關於碳與分解作用的短片,然後每個學生
寫下一則重要概念,內容需涵蓋閱讀過的文章以及欣賞過的短片。同
樣的專家團隊利用碳卡攜手合作,完成碳流動鏈。在這裡學生的學習
將聚焦於以下幾個重要的概念:
.生物死亡後分解,身體的碳會讓其他生物吸收,進入土壤、大
氣或海洋;身體也可能遭到掩埋而不會分解,變成化石燃料或
石灰岩(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重要概念,但是也要跟上
述內容相當)
學生也會學習到:
.陸地的生物死亡,細菌分解屍體,將營養釋放到土壤並將二氧
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在沼澤或深海,幾千萬年來,動物的遺體被沉積物覆蓋,在高
單元目標 溫以及高壓下,轉換成化石燃料
科學內容 .海洋生物死亡後,遺體沉到海底。經過幾千萬年,沉積物層層
•碳循環
掩埋,在高溫與高壓下,生物的外殼轉變成石灰岩
科學應用
•從證據提出解釋 偵查腐敗或被掩埋的生物 預計時間
•解釋並創造圖表
主動閱讀:掩埋、分解、化石燃料與石灰岩 15 分鐘
科學本質 專家團隊的訊息分享 15 分鐘
•科學解釋根基於證據
• 在蒐集新的證據方面,科技扮演 以碳卡視覺化碳的流動 15 分鐘
重要角色
總計 45 分鐘
科學語言
•利用科學字彙
•參加以證據為基礎的討論
204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海洋素養範圍與系列以及氣候素養原則相關 第二單元 205
—G6-G8 進階海洋素養 海洋素養 S&S 2.B.3 許多沉積岩都形成於海洋,且來自有機沉積物
氣候素養原則 4 氣候因時因地而有變化,這種變化是透過自然與人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