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海洋科學6-8_ch2_0619
P. 52
教師注意事項
科學註記
關於基林曲線 本小節中,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曲線,一般稱為「基
林曲線」。基林曲線記錄了 1958 年以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
狀況。這條逐年持續記錄的曲線,在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克
里斯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科
學家基林(Charles David Keeling, 1928-2005)的監督下,於夏
威夷冒納羅亞(Mauna Loa)火山頂的冒納羅亞觀測台測量完成。
基林是少數提供顯著證據、證明大氣二氧化碳快速增加的科學家之
一,許多科學家也公認基林曲線讓世界認知到這樣的狀況。
教學方針
為什麼要簡短介紹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本小節僅提供 5 分鐘讓
學生討論基林曲線,只能讓學生看到先前調查過的每年二氧化碳含
量起伏,並且注意到許多年來逐年上升的趨勢。在這個階段,如果
科學語言
學生無法完全看懂圖表,教師也不必擔心。這個介紹,可說是未來
科學字彙
小節的導論,往後學生將探討更多儲存庫之間的碳流動,以及大氣
吸收
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原因。在第三單元,學生將繼續研究這個圖 大氣
形,探索 ppm 的定義以及大氣二氧化碳資料蒐集的文本。 原子
碳
碳循環
提供更多經驗 二氧化碳 /CO2
強化:畫出一整年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曲線 教師呈現基林曲線前, 碳流動
碳儲存庫
也可以讓學生先畫出一年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情況。學生可以先
燃燒
呈現質性描述即可,例如在 Y 軸以「低、中、高」標示大氣中二氧化 分解 / 分解作用
碳的濃度,在 X 軸標示冬、春、夏與秋季。接著,讓他們畫出一年 證據
化石燃料
當中二氧化碳的軌跡。
物質
模型
延伸:本小節省思 分子
生物體
.如果人類大規模造林,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發生怎樣的變化?為
光合作用
什麼?如果大規模砍伐森林又會如何呢?為什麼? 呼吸
.選擇特定時間與區域,指出該區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很低,並且
科學論證
解釋原因。同樣的,挑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很高的區域,也要解
你的想法是什麼?
釋原因。
你為什這樣想?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更有把握?
190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二單元 191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