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海洋科學6-8_ch1_0529-3
P. 97
第 1.8 節 瞭解洋流
4. 描述兩極的海水 影片播放完畢,告訴學生:表面、靠近表面以及
深層的海流,通稱為「大洋輸送帶」,起源是在極區沉降的海水。
請向學生強調:極區的海水密度較大並且在此沉降,是基於兩個
理由:(1) 溫度很低;(2) 當海水凍成海冰或蒸發,鹽分會留在海
水中,讓海水愈來愈鹹。因為這樣,極區附近的海水很冷、很鹹,
因此密度很大。
5. 第二次播放動畫 動畫再次播放之際,鼓勵夥伴們以「密度」描述
所見,並請他們注意洋流的流向,不管是下沉或上升的洋流都要
注意方向。另外,請他們預測是暖流還是冷流。
6. 第三次播放大洋輸送帶並且配音解說 教師配音解釋動畫之際,請
(選擇性使用)學生學習單 以「密度」來說明。請運用以下所有或部分細節:
•深層洋流在世界各地移動冰冷的海水。
•密度較大的海水沉降,取代了下方的海水;而密度較小的海水
上升到海面。
•極區附近的海水變冷、密度變大,就會下沉並且加入深層洋流。
•當冰冷的海水遠離極區,因為溫度上升、密度變小,就會開始
朝向海面上浮。
•最後,有些大洋輸送帶表面附近的洋流,最終浮到海面上,加
入大西洋的墨西哥灣流。
•表面洋流,例如墨西哥灣流,從赤道移動大量的熱能到極區。
7. 簡單介紹其他洋流 向學生說明:大洋輸送帶,只是海洋中的一種
洋流形式。地球受熱不均勻的結果,不但驅動海水的流動,也決
定了全球的風向類型。全球表面海水的流動,風則扮演了重要的
角色。驅動表面海水流動的動力,就是風,但是地球自轉的效應
以及大陸的位置,也共同決定了表面洋流的方向。關於風吹洋流
的概念,在往後的小節(1-11)還會詳述。
96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一單元 97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