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G3-G5初階海洋素養
P. 64

科學內容背景



                    鮪魚:鮪魚是棲息於海洋的肉食性魚類,許多種類因為是食物來源而遭到撈捕,包括黃鰭鮪
                    (yellowfin)、黑鮪(bluefin)、長鰭鮪(albacore)以及正鰹(skipjack),幾種已經出現過漁
                    的危機。鮪魚成群游動,泳速非常的快—甚至達到時速 70 公里(45 哩)。幾乎所有魚類都是冷血的
                    (cold-blooded),但是有些種類的鮪魚屬於溫血(warm-blooded)魚類。溫血的好處,是讓鮪
                    魚保持高速的代謝,讓體溫高於周圍的海水(劍旗魚與有些鯊魚也有類似的生理機制)。這樣的生理
                    適應,讓鮪魚比其他冷血魚類游得更快、更久,並且在更深、更冷的海域獵捕。鮪魚能長距離洄游,
                    往往從一個國家海岸移動到另一個國家,因此難以計算全球的族群數量。由於過度撈捕,大部分的鮪
                    魚族群呈現下降趨勢。在國際海域,迄今並沒有針對鮪魚的整體漁業管理手段。漁具和漁撈技術日新
                    月異,鮪魚族群將會繼續下降。鮪魚常和海豚一起洄游,原因迄今未明,有一種解釋是:鮪魚藉此保
                    護自己,避開鯊魚之類天敵的襲擊。1990 年代,鮪魚的撈捕技術已經改進,以減少捕捉鮪魚過程中海
                    豚致死的數量(也就是混獲)。美國人消耗的鮪魚罐頭數量,居全球第一。雖然許多鮪魚種類是漁撈
                    對象,但是以經濟角度來看,最重要的魚種包括黃鰭鮪、黑鮪、長鰭鮪、正鰹與鰹魚(bonito)。除
                    了黑鮪之外,所有種類的鮪魚都可製成罐頭。黑鮪的價格令人咋舌,以整條拍賣出售,或是切塊做成
                    壽司的生魚片。黑鮪的汞含量高,依照法規無法在美國販售。罐頭製品中,長鰭鮪的品質最高,通常
                    以”white meat tuna”名稱出售;黃鰭鮪罐頭上頭則標示為”chunk light tuna”。


                    鯨魚:鯨魚屬於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棲息於全球海洋。體型最大的藍鯨,不但是現生動物中最巨大的,
                    也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巨大的—甚至比恐龍還大。許多種類為了覓食、交配與生產,會長距離洄游。幾
                    世紀以來,人類獵捕鯨魚,以取得鯨魚的肉、鯨鬚、牙齒,以及鯨油。許多種類的鯨魚族群已經大幅
                    萎縮,甚至列入瀕危物種名單。大多數的種類,族群數量還是偏低,但是還有國家繼續獵捕鯨魚。日
                    本獵捕鯨魚的數量高居世界第一,鯨肉在日本市場隨處可見。不過,在世界大部分的水域,捕鯨已經
                    遭到禁止,因此鯨魚數量有回升的趨勢。


                    動物性浮游生物:棲息在海洋或其他水棲環境的小動物,靠著水流遷徙或移動。有些終其一生都是浮
                    游生物,有些長大後會變態成非浮游動物。大部分的動物性浮游生物要用顯微鏡才看得到,就算稍大
                    的,也是相當嬌小。有些則相當大,例如水母或是鏈狀的海樽。許多動物性浮游生物以植物性浮游生
                    物或其他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牠們則是小型非浮游生物的食物,或是大型動物例如鯨魚或海龜的食
                    物。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63
                                                                                                   —G3-G5 初階海洋素養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