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G3-G5初階海洋素養
P. 63
科學內容背景
雖然革龜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中,雌龜必須回到熱帶沙灘產卵,一次產卵約 100 顆。人類在海岸蓋的建
築物越來越多,雌龜因此失去了重要的育幼棲息地。卵孵化後,幼龜循著海面反射的月光爬到大海。
不過,路燈或建築物的照明,會將幼龜引到錯誤的方向。全世界人士都想出特殊方式保育海龜,例如
在龜巢周圍擺放柵欄,阻擋人類或動物,或者協助幼龜順利找到通往大海的路。
植物性浮游生物:指的是微小、在海水中漂浮、能行光合作用,類似植物的生物。這類生物,利用陽
光合成所需的食物。不管是陸地或是海洋的生物,植物性浮游生物對於生物的健康而言,都是不可或
缺的。植物性浮游生物提供海水中大量的溶氧,讓魚類以及無脊椎動物利用;植物性浮游生物也供應
相當分量的氧氣,讓陸地上的動物(包括人類)呼吸。種類無以計數的植物性浮游生物,形成海洋食
物網的基礎。植物性浮游生物好比植物,需要攝取養分才能行光合作用。太多養分進入海洋,例如肥
料、殺蟲劑或肥皂(磷酸鹽)的成分,植物性浮游生物的數量就會暴增。這樣的暴增,水中氧氣將消
耗殆盡,也可能引發有毒浮游生物的增殖。如此的場景對棲息於附近的生物有極大的毒害,也會影響
食用這些生物的動物,包括人類。
鮭魚:屬於溯河洄游魚類(anadromous fish),牠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分別在淡水與海水裡棲息。
鮭魚卵在淡水溪流孵化,幾個月後,往下游移動到河口地帶。河口混合著淡水與海水,小鮭魚在進入
汪洋大海前,在此適應鹹水。另外,河口也是擋掉天敵的棲息地,小鮭魚在此成長茁壯。等到鮭魚體
型夠大,先待在岸邊海域,然後游進開闊大洋。接著,鮭魚一路向北游到冷水域,冷水域也是食物富
饒的場域。經過幾年,鮭魚將長途跋涉,洄游到孵出時的溪流,展開生命循環之旅,在相同的溪流交配、
產卵。
人類的行為,大大影響了鮭魚。河岸中段的水壩,阻絕了鮭魚繁殖之旅。我們污染鮭魚的棲息地,採
用傷害性的伐木手段,並且在棲息地附近發展市鎮。此外,某些水域的鮭魚,也出現過漁的現象。我
們為了繼續把鮭魚當成食物來源,開始在海洋以圈養方式養殖鮭魚。鮭魚養殖同樣衍生許多問題:鮭
魚的糞便過量,污染了水質;逃逸的養殖鮭魚,與野外的族群雜交。我們針對野生鮭魚族群進行研究,
也修築魚梯,協助鮭魚通過有水壩的溪流。
海藻:海藻是類似植物的生物,可以行光合作用合成所需營養,副產品就是氧氣。藻類是海洋食物網
的基礎,是許多草食性動物的食物,人類也會食用乾燥的藻類。藻膠、海藻酸鹽以及卡拉膠,都從藻
類萃取而出,廣泛運用於多種產品,像是冰淇淋、牙膏、口紅以及藥物。
銀花鱸:銀花鱸是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本土魚種,會在淡鹹水間遷徙,並在淡水環境系產卵。銀花鱸
也根據水溫的變化,沿著海岸線南北向洄游。銀花鱸的體長可達 5 呎、體重達 55-77 磅,天敵並不多。
不過,其他掠食性魚類,例如大西洋鱈,就會吃掉小銀花鱸。剛孵出的幼苗以及年輕的幼魚,以溪流
或河口的小型動物為食,成魚則獵捕多種無脊椎動物或魚類。以釣遊休憩和商業漁業的角度來看,銀
花鱸魚都是重要的魚種。幾年來,過漁大幅降低銀花鱸的族群。還好透過社會大眾、科學社群以及政
府部門的介入,銀花鱸的族群成功地回復。銀花鱸的重生,歸功於各州共同合作以保護單一物種,可
說是重大的保育成功案例。
62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G3-G5 初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