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海洋科學6-8_ch3_0529-7
P. 36

教師注意事項


               每日書面反思
               請描述自西元 1960 年代以來,二氧化碳的濃度如何改變?你認為
               引起改變的原因是什麼? 這則提示出現在調查筆記本第七頁,請
               學生反思前小節所學到的近期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可以對照地球
               歷史上發生過的大氣變化,了解近期變化的速度有多快。這則提示

               也讓學生開始思考導致大氣變化的原因,同時激發他們的興趣,並
               回想前小節提到人類如何促成這樣的變化。


               補充更多經驗

               準備:科學模型 海洋科學系列的第一單元中,學生使用了幾個科
               學模型,包括電腦模擬的模型。如果學生不曾上過第一單元,或教
               師認為需要額外介紹,請告訴他們:數據能讓模型盡可能精確,因
               此人們才能運用模型解釋現象原理或進行實驗。這樣一來,模型在
               科學領域的應用變得非常有用。如同大部分模型,本模型也是以簡
               易方式表達現象,也就是說,模型不可能百分之百擬真。分子和光
               子當然比模擬的點要小得多,而實際現象也和模擬產生的不盡相
               同。                                                                   科學語言
                                                                                    科學字彙
                                                                                    吸收
               科學註解
                                                                                    大氣
               關於光與光子 以科技的術語來看,「光」表示人類肉眼可見、特定                                       碳循環
               波長的電磁波。由於不同波長的光攜帶的能量也不一樣,因此光能                                        二氧化碳∕ CO 2
                                                                                    氣候
               也被視為是以包含光子的微小能量行進。在物理學領域,「光」也涵
                                                                                    氣候變遷
               蓋電磁波光譜中不被肉眼所見的波長,稱為「紫外光」和「紅外光」。                                      洋流
               不過,教師和學生在討論電腦模擬時,則將來自可見波長的光子稱                                        緻密∕密度
                                                                                    證據
               為「光」,不可見波長的光子則稱為「熱」;其實兩者都可以視為光能
                                                                                    化石燃料
               的形式。                                                                 熱能
                                                                                    溫室氣體
                                                                                    模型
                                                                                    生物
                                                                                    海平面

                                                                                    科學論證
                                                                                    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為什這樣想?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更有把握?
 282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三單元 283
 —G6-G8 進階海洋素養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