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海洋科學6-8_ch3_0529-7
P. 10
教師注意事項
補充更多經驗
課前準備:複習大氣 學生在海洋科學系列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已
學過大氣,因為本單元的重點是地球大氣的長期變遷,所以教師有
必要強化「大氣」這個專有名詞的概念。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大氣
是什麼?」(包圍地球的層層氣體),然後指著標題投影片上的藍
色大氣,告訴學生:大氣的厚度和地球體積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如果把地球比喻成蘋果,大氣的厚度就像蘋果皮。儘管大氣與地球
體積相較下,是非常的薄,但從地面往上算起也有 75 公里的有氧
大氣。教師可以請學生「吸」氣,讓學生了解大氣不僅高高在「上」,
而且充滿四周。
例行教學
小節標題投影片 大部分小節的教學一開始都是播放標題投影片,
這樣能讓學生有機會和同儕討論內容,也算是邀請學生進入該主題
的學習。
輪流發表 整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要與小組同儕討論問題 科學語言
或想法,作為與全班分享的前導,或書寫的點子。這樣的安排是培 科學字彙
吸收
養小組討論技巧的第一步。如果教師沒教過第一或第二單元,可能
大氣
需多花時間解釋,並訓練學生兩兩一組互相傾聽的技巧。 碳循環
二氧化碳∕ CO 2
科學註解 氣候
氣候變遷
關於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是幾十年到百萬年不等的長期間平均天氣 洋流
狀態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某地的平均天氣狀態改變(例如夏天均 緻密∕密度
證據
溫改變),或是平均天氣事件的變化(例如颶風、龍捲風變多或變
化石燃料
少)。氣候變遷可能指特定區域,或指整個地球。科學家通常稱「氣 熱能
候變遷」而非「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這是因為(1)平 溫室氣體
模型
均而言,地球的確漸漸暖化,但有些區域卻經歷了前所未見的酷寒;
生物
(2)「氣候變遷」涵蓋了所有變化,包括自然的、人為的,而「全球 海平面
暖化」則專指人類引起溫室氣體增加(例如二氧化碳)而造成特有
科學論證
的氣候變化。
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為什這樣想?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更有把握?
256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三單元 257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