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海洋科學6-8_ch2_0619
P. 24

教師注意事項


               教學方針
               學習碳循環的目標 若要理解地球系統與氣候變遷,碳循環的初步
               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碳循環的每個步驟都複雜難懂,就算是
               最簡單的步驟也是。本單元的目標,並不是讓學生都理解碳循環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燒、分解等等)的每種流動,而是以整

               體角度審視碳循環,以及儲存庫與流動的交互作用。


               為什麼先教呼吸作用、再教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就是植
               物把氣態二氧化碳和液態的水,轉化為固態植物組織的過程——在
               許多學生看來,是需要經過一番學習的,甚至成人也不例外。在本
               小節,學生先學習呼吸作用的生化過程,也就是包含於食物的固態
               碳,如何轉換為氣態的二氧化碳,然後二氧化碳會被生物呼出體

               外。光合作用的過程與呼吸過程恰好相反——二氧化碳和水被轉換
               為固態的葡萄糖分子——而理解呼吸作用,卻是理解光合作用的基
                                                                                    科學語言
               礎。在這個階段,若是學生無法完全掌握呼吸作用,教師也不需擔
               憂。本小節協助學生跟隨碳的蹤跡,從固態碳化合物追蹤到氣態。                                        科學字彙
                                                                                    吸收
               雖然本小節的主角是既可以有氧呼吸(需要氧氣)也可以進行發酵
                                                                                    大氣
               作用(不需要氧氣、過程類似呼吸作用)的酵母菌,但內容的重點                                        原子
               還是有氧呼吸。                                                              碳
                                                                                    碳循環
                                                                                    二氧化碳 /CO2
               教學建議                                                                 碳流動

               在班級討論的同時,管理分裝教具的盆子 班級進行有意義的討論                                        碳儲存庫
                                                                                    燃燒
               或是調查過程裡,器材擺在桌上是有幫助的,因為學生可以隨時取
                                                                                    分解 / 分解作用
               用或參考。萬一學生因為桌上的器材而分心,教師可請一名學生把                                        證據
               盆子拿到指定區域,再進行討論。                                                      化石燃料
                                                                                    物質
                                                                                    模型
                                                                                    分子
                                                                                    生物體
                                                                                    光合作用
                                                                                    呼吸

                                                                                    科學論證
                                                                                    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為什這樣想?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更有把握?
 162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二單元     163
 —G6-G8 進階海洋素養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