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海洋科學6-8_ch1_0529-3
P. 124
教師注意事項
每日書面反思
海洋表面洋流的成因是什麼?你認為呢?怎樣的力量會移動海面的
海水呢? 這個提示,出現在調查筆記本第 42 頁,鼓勵學生思索:
表面洋流與深層洋流可能不同。
科學註記
關於洋流的不同成因 洋流的定義,就是持續且有方向性的水團。
洋流是海水的循環系統,有水平與垂直之別,動力來源包括重力、
風以及不同水域的密度差異。洋流的方向受到幾個自然因素的左
右:(1) 地球自轉產生的柯氏力,讓北半球的洋流朝順時針旋轉、
南半球的洋流朝逆時針方向旋轉;(2) 風力吹拂海面產生的摩擦力;
(3) 因為不同鹽度與溫度產生的密度差異。
關於三種洋流 洋流包括:風吹表面洋流(短期、50-100 公尺深、
小空間尺度);海洋性環流或洋流系統(稍長期、500-2000 公尺深、
半球或海盆尺度),以及大洋輸送帶(長期/ 1000 年循環一次、 科學語言
表面到深海平原、空間尺度廣及全球)。 科學字彙
吸收
大氣
提供更多經驗
氣候
強化:討論《行星風系》動畫 學生進入教室後,投放影片(可能先 凝結/凝結作用
前播放過)。這次播放,按下中緯度按鈕,請學生分享觀察結果。 海流
密度
如果學生沒有發言,指出貿易風以及風向。告訴學生:貿易風驅動
蒸發/蒸發作用
了表面洋流,洋流沿著赤道向西邊運動。也請指出,動畫上的 Hs 證據
與 Ls:「H」表示高氣壓(也表示密度較高)、「L」表示低氣壓(也 熱能
熱能儲存庫
表示密度較低)。請學生注意:空氣從密度較大的區域(H),往
物質
密度較小的區域(L)流動;此外,沿著赤道的區域也有雲層產生。 模型
分子
降水
水循環
水蒸氣
科學論證
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為什這樣想?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有多大的把握?
要怎麼辦,我們才能更有把握?
122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一單元 123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