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第一單元
P. 38
教師注意事項
科學筆記
關於海水分層。海洋中有許多薄而水平的水層,由於溫度和鹽度的
原因,每層的密度略有不同。這些薄區域主要可以分為三層。頂層
(表層)深約 100-200 米。大多時候,它被風,浪和水流充分混合。
有時,表層被太陽加熱,使得溫暖的水漂浮在頂層,而涼水則在下
方。中間層位於表層下方,深度約為 1,000-1,500 米。在中間層下
方是最深,最均勻的冷水層,通常低於 39° F(4° C)。
教學建議
討論領導技巧。策略性地使用不同類型的問題可以幫助更多學生參
與討論。它還使討論成為可能,從而引起學生更高層次的思考並引
導關鍵概念的理解。
提出廣度問題。廣度問題如「你從模型中學到什麼 ? 」是開啟良好討
論和尋求理解的關鍵。在開始討論時,提出廣度、開放性的問題,
來幫助學生提出並表達關於某個主題的想法。這些問題通常沒有正
確或錯誤的答案。提出一個廣度的問題後,不要暗示任何特定答案
比其他答案更好 - 平等地接受所有答案。老師的判斷性回應可能會
阻斷創造性和發散思維。如果合適,你可以鼓勵全班根據每個想法
與證據的符合程度來評估。
科學字彙
提出焦點問題。問焦點問題,例如「哪種水漂浮得最高?」可以幫助
詞彙
學生回憶起有助於討論的訊息。焦點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結束討
洋流
論時都在同一頁。 深度
證據
模型
海床
預測
壓力
鹽度
溫度
論證句型
你怎麼想這件事?
你為什麼這麼想呢?
你有什麼證據呢?
你同意嗎?為什麼?
你不同意嗎?為什麼?
我們如何確定?
我們可如何更確定呢?
36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一單元 37
—G3-G5 初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