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海洋科學6-8_ch1_0529-3
P. 27
第 1.2 節 水與空氣
畫圖與討論解釋
1. 問學生溫度發生怎樣的變化 提醒學生:圖表羅列的溫度,可當作
解釋現象的證據。根據這樣的證據,讓學生比較裝水與空氣的兩
個瓶子,有怎樣的變化。(空氣受熱後,溫度上升的速度快很多,
最後的溫度比水高)
2. 展示折線圖投影片:開燈溫度資料 告訴
學生:要解釋圖表的資料(例如這個圖
表),不一定容易。但是把資料畫成圖
形,變化的趨勢就變得明顯。把學生引
導到調查筆記本第 11 頁的圖,也就是
「空氣/水折線圖」。把圖形的投影片
調查筆記本第 11 頁
呈現出來,並且告訴學生:如何在 y 軸加上溫度資料、在 x 軸加
上時間資料。指導學生比較圖形,並且告訴他們:兩瓶冷卻過程,
還有另一個圖表要紀錄。
3. 關燈溫度資料 告訴學生:除了這個圖表之外,還要每隔兩分鐘,
紀錄兩瓶冷卻的溫度資料。他們也可以把資料紀錄在調查筆記本,
並且畫畫折線圖。
4. 解釋水/溫度(調查筆記本) 請學生翻到調查筆記本第 12 頁「空
氣/水分子模型」,並且告訴他們:左邊的圖,表示兩瓶還沒加
熱的時候,空氣與水的分子狀態。如同前小節,圈圈表示分子、
線條表示運動,線條越多表示運動越激烈。
5. 注意空氣瓶與水瓶的差異 問問學生:「水瓶中的水分子與氣瓶中
調查筆記本第 12 頁
的空氣分子,有怎樣的差異?」(空氣分子運動速度較快)向學
生解釋:科學家發現,相同的溫度下,空氣分子運動的速度比水
分子快。
6. 呈現畫圖與討論的注意事項 告訴學生:科學家常用圖畫表示自己
的想法。在這個活動,起先學生自行在調查筆記本畫圖,表達個
別的想法。接下來,學生與夥伴彼此分享並討論畫作。如果學生
聽到更有說服力的證據,可以改變畫作。如果學生在時間結束前
完成畫作,可以加入另一組繼續討論。
26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一單元 27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