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海洋科學6-8_教師手冊_0529-1
P. 59

科學內容背景




                  許多關於原子和分子的概念,最好在中學完整接收。可以先介紹物質由分子構成,以及物質接受熱能
                  後,分子運動變得活躍、彼此的距離也更遠(熱擴張,thermal expansion)等概念。1.1 小節的目
                  標,是讓學生以具體的方式看待分子,並且以分子角度解釋現象。水分子和空氣分子密度的相關概念,
                  請參閱《海洋科學系列——海洋大氣關聯與氣候變遷》(Ocean Science Sequence: The Ocean-
                  Atmosphere Connection and Cliamte Change)整冊內容。


                  三態變化
                  學習重點:物質得到熱能或釋出熱能,狀態就會改變。許多物質的狀態(phase)不只一種,例如冰、
                  液態水或水蒸氣,其實都是水(H 2 O)的不同型態;乾冰或二氧化碳氣體,則都是二氧化碳(CO 2  )
                  的不同狀態。不管狀態如何,都是同一種物質。學生有時會認為:狀態改變,分子也產生變化,比方
                  說分子變大或變小。事實上,分子的運動與排列的確有變化,但不論冰、水或水蒸氣,「分子」都是
                  水分子,並沒有因為狀態不同而改變。加熱某種物質,就是加入能量,該物質的原子或分子會得到動
                  能,彼此間的距離會更遠。這樣一來,固態可能變成液態、液態可能變成氣態。如果用降溫的方式讓
                  物質溫度減少,等於是取走熱能。這時,原子與分子都會失去動能,運動速度也會趨緩,如此氣體可
                  能變成液體、液體可能變成固體。


                  溫度
                  物質的粒子(原子與分子)移動狀態,就是溫度(溫度=粒子的平均動能)。溫度較高的時候,粒子
                  的運動程度也較多,因此粒子間的距離較遠。這樣一來,隨著溫度升高,就可以證明粒子的運動程度
                  變高。同樣質量的分子,運動較快的動能會比運動較慢的高。


                  熱能則是分子間能量的轉移。兩個分子相碰撞,動能就在碰撞的過程發生轉移。當粒子到處運動並且
                  撞到對方,有些動能就會轉移到對方,並讓對方移動速度更快速。任何較高溫的物體接觸到較低溫的
                  物體之際,能量會從高溫物體往低溫物體移動,直到兩者的溫度相同為止。如果覺得手中物體冰冷,
                  表示能量正從手轉移到物體上。酒精或水銀溫度計,就是運用這樣的機制來測量溫度。溫度升高的時
                  候,溫度計玻璃管裡染成紅色的酒精或水銀開始膨脹,這是因為分子互相碰撞的關係。這樣一來,膨
                  脹的酒精或水銀就往上移動。酒精或水銀冷卻時,分子的移動程度降低、彼此間的距離變少,整體的
                  體積減少,液面就會下降。


                  光能以及熱能
                  光能轉換成熱能的概念,會擴充學生對於能量吸收的想法,因此相當重要。物體吸收光能,轉換的光
                  能會提高物體的溫度(例如:陽光普照的日子,沙灘上的沙子吸收陽光的能量),這就是光能轉變成
                  熱能的例子。以科學的講法解釋,「熱」只有在能量轉換之際,才可稱為能量。把冰塊放在高溫的平
                  底鍋,能量從平底鍋轉移到冰塊,這就是熱傳播的途徑——從較高溫度的物質轉移到較低溫的物質;
                  等到兩者的溫度相同,熱能就會停止流動。能量流動牽涉到熱,不過是以熱能(thermal heat)的角
                  度來解釋結果。當物體的溫度增加,熱能也會增加,反之亦然。










            58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G6-G8 進階海洋素養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