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海洋科學6-8_教師手冊_0529-1
P. 64
科學內容背景
我們所在的星球適合生物居住,大氣扮演重要的角色。組成大氣的氣體,讓生物可以呼吸、行光合作
用,以及進行其他生理作用,並且讓全球溫度維持適中。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以及大氣中的其
他氣體,通稱為「溫室氣體」(heat-trapping gases)。陽光照射到地球的光線,透過這些氣體,
光線產生的熱能得以傳導到地表。光能讓地表增溫、熱能透過大氣從地表逸散時,溫室氣體又把熱能
反射回地表。本系列的第三單元,特別把重點擺在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以及後續如何引發全球平
均溫度的上升。
生物(植物或其他能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以及動物)
每個生物的每個細胞,或多或少都含有碳;DNA、醣類、纖維素、蛋白質,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物
質都含有碳。關於生物如何得到能量,含碳分子扮演關鍵角色,就植物、藻類和其他類似植物的生物
來說,透過行光合作用得到能量;以動物、真菌而言,則透過捕食其他生物或分解生物而得到能量。
請注意:與植物有關的碳儲存庫,包括一切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與動物有關的碳儲存庫,則包括一切
無法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碳在動物身上的停留時間 動物會去除細胞、排出廢物、呼吸,以及執行其他生化過程,上述的動作都
會排出曾經吸收的碳。動物為了維持體型大小,必須根據上述動作損失的碳,再補充回來。動物攝取
與身體同樣重量的碳,所需的時間稱為「停留時間」(residence time)。根據物種的不同,停留時
間差距很大。平均而言,碳的停留時間為 60 天。但是這個平均數字牽涉到得物種很多,小到昆蟲大
到非洲象;有些動物的停留時間遠遠超過 60 天,有些則明顯少於這個數字。
酵母菌 酵母菌就是 2.2 小節中描述的生物。這類生物,是一群細小的單細胞,且要用顯微鏡才能見到
的真菌。真菌是一類無法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包括菇類、黏菌,非植物也非動物。酵母菌約有 500 種,
許多種類就很容易發現。在野外,酵母菌常常出現在水果表面,但人們更熟悉的是乾燥的酵母菌,通
常壓成餅狀或細小顆粒,應用在烘焙時,並以商業方式販售。乾燥的酵母菌,碰到溫水或醣類就會活
化。製作麵包的過程中,活化的酵母菌會消耗麵糰中的碳水化合物(醣類),並且釋放出二氧化碳和
乙醇。在加熱的過程中,乙醇會揮發掉,二氧化碳則產生氣泡,麵糰因此變大且充滿孔洞。酵母菌如
同大部分真菌,都需要空氣才能呼吸(有氧呼吸),但在缺少空氣的狀況下,則是從發酵醣類和碳水
化合物的過程得到能量,並且產生乙醇與二氧化碳。如果酵母菌同時暴露於醣類和氧氣中,細胞分裂
的速度會比缺氧狀態快 20 倍。
植物性浮游生物 植物性浮游生物(2.5 小節描述的生物)能行光合作用並隨著海流漂動,取用陽光當
作能量來源,利用水以及二氧化碳合成本身所需的食物。大部分的植物性浮游生物體型微小,不用顯
微鏡無法觀察;有些是細菌,有些是原生生物,但是大部分是單細胞、類似植物的生物。植物性浮游
生物,可說是大氣中大部分氧氣的來源,也是大部分海洋食物鏈的基礎。植物性浮游生物需要陽光行
光合作用,這點其實與陸地植物差不多。不過,植物性浮游生物沒有根、莖、葉、花、種子,或是配
合陸地環境的其他適應構造。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63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