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海洋科學6-8_教師手冊_0529-1
P. 53
科學內容背景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這股
洋流向極區偏轉之際,終究會遇到西
風,西風會讓西邊界流偏轉到海盆的東
邊(西風從西邊吹來,吹向東邊)。其
次,在洋流東流、橫越海盆之際,碰到
陸地並且往赤道偏轉(產生了東邊界
流,eastern boundary current)。
艾克曼運輸 風掠過海面時,因為與海水
磨擦的關係,讓海水產生運動。如果地
球不會自轉,風與海水之間的摩擦力,
會讓薄薄的一層水往風的方向運動。表層的水會帶動底層的水,而且底層的水運動速度較慢。但地球
是會自轉的,在北半球,被風驅動的表面薄水層會往右邊偏折、在南半球則往左邊偏折。水運動方向
的角度會隨著深度增加,下層的水都偏向上層水的右方。達到一定深度以上的海域,整體效應就是表
層海水運動的方向和風向呈 45 度角。海水這樣的運輸方式,源自風與表層海水的交互作用,加上地
球的自轉效應,稱為「艾克曼運輸」。
潮汐與波浪
潮汐與波浪的成因,在此學生雖然不需要深入探究,但是教師還是可以提醒學生:除了洋流之外,潮
汐是另一種海水運動的方式。潮汐是海面水位規律、可預期與週期性的變化。潮汐的產生,是太陽與
月球的引力牽引,以及月球繞行地球的離心力等因素共同造成的。地球靠向月球的海面,因為月球的
引力牽引,把海水吸向月球;不靠近月球的另一面,月球的引力變得很小,因此海水不會往月球的方
向突起。但是,不靠近月球的另一面,因為地球與月球共同繞行的關係,離心力會把海水吸離地球。
太陽的引力對於海水也有相當的效應,但因為和月球相較,太陽離地球遠得多,因此效應並沒有月球
的引力來得大。此時地球相向的兩面,海水是突起的,海岸的海平面較高,此時此地稱為「高潮」
(high tide)。相向兩面以外的地表,海岸的海平面較低,此時此地就是「低潮」(low tide)。一
年當中,潮汐的規模各異,規模最大的高潮與低潮都發生在新月和滿月那天,這個時候,地球、月球
與太陽的位置呈一直線。潮汐形式(tidal patterns,高潮與低潮在 24 小時內的次數)和潮差(tidal
ranges,高潮與低潮的海平面差異),因為地域不同而有差異。
波浪和潮汐,其實都不是本單元的焦點。然而,討論到海水的另類運動方式,潮汐與波浪就要浮上檯
面了。船隻遠離海岸之際,不但可以看到波浪,更因為船隻會在高低波浪間上下起伏,而實際感受到
波浪。在海邊也可以看到,波浪湧向岸邊碎成浪花。風颳過海水表面,造成了波浪;較快速且持續較
久的風,造成的波浪也較大。波浪造成水分子上下運動,因此不會運送海水,但是會傳遞大量的能量。
波浪的大小,受到多個因素左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在不受到島嶼或其他海洋地形的阻擋
之下,波浪所行經的面積大小。越開闊的海域,產生的波浪越大。風速也是重要因素,可以解釋為何
暴風會掀起滔天巨浪。
52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G6-G8 進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