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Marine Research
P. 20

一、前   言



                     近年來由於科學、軍事和工程的需求,水下聲景越來越被重視,不同於環境噪音
                只是對於特定聲納信號而言,排除此聲納信號、自身噪音以及混響,聲景代表著各種
                聲源所形成的聲音在空間、時間與頻率上的特徵。水下聲景包括海浪、船舶和海洋生

                物等多種來源,而不同的水深、底質、聲速等也會影響該區域的聲景分佈,以臺灣為

                例,臺灣西部海域水深只有不到 100 米,但東部卻有 3000  多米,此現象即造成臺灣
                                   。
                東西部聲景的差異 目前本團隊積極於臺灣西部海域布放水下聲學紀錄器(SM3M) 將
                                                                                                    ,
                錄到之音訊進行傅立葉轉換,以時頻分析搭配聽力識別了解該水域之水下聲景狀態,
                並利用統計方法量化環境雜訊,以瞭解其時間變化,並分析海洋哺乳動物、船舶、風
                向波產生的瞬態雜訊的特徵。


                     水下聲景之主要量測技術為被動聲學監測,而其中之應用包括鯨豚哨聲監測。國
                                                                         。
                                                      ,
                際間數十年在其中之研究有相當成果 臺灣也不落人後 林等(2014)及李等(2018)也發
                展相關技術。而其中中華白海豚最受矚目之族群。臺灣政府正積極發展離岸風電,但
                因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棲息地與離岸風場興建範圍有所重疊,因此,在施工期
                間內,特定區域是否有中華白海豚的出現,為施工單位可否施工的依據之一。而如何

                得知某區域是否有白海豚之出現,可透過水下聲學量測偵測該海域是否有海豚哨叫聲
                (Whistle)或生物聲納(Click)的出現而得知。由於現階段臺灣的水下量測技術有分為底
                碇式、錨碇式與船載式三種,底碇式與錨碇式量測需要尋求配合船隻與潛水員或錨碇
           載具整 合之研 究 水面無人 聲學監 被動水下 慧型 測與智
                技術員協助布放量測儀器,但由於底碇式水下量測為使用水下錄音機進行量測,需等
                待儀器回收後才會得到所需檔案來做分析,若有即時水下量測的需求時絕非首選。而
                船載式量測能夠達到即時量測的目的,但是往往需耗費大量人力,考慮以上因素,被

                動水下監測系統為最佳選擇。被動監測平台可分為錨碇式與水面無人載具式兩種,錨
                碇式之被動水下量測系統之優點為省電,與無人載具式平台相比往往能持續量測更久
                的時間,而水面式無人載台之優點為機動性強,同時利用嵌入式系統能使其同時擁有

                運算能力與自主決定權來做水下量測,並可即時利用計算結果來規劃載具之路徑,藉
                此獲得更清楚且更明確的偵測結果。綜觀以上,建立一套可用於偵測哨聲並可應用於
                智慧型水面無人載具之被動水下聲學監測系統為本文之主要目的。






















          15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