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海洋科學6-8_教師手冊_0529-1
P. 28

速覽圖表 : 單元一




 章節  關鍵概念  學習重點      科學行動                     科學詞彙               海洋素養範圍與系列以及氣候素養原則相關

 1.1  .水接受熱能,水分子運動狀態變得更劇烈,彼此間的距離也  .海水以及空氣的運動,不管我們身在何處,都會影響到地球上  •開發和使用模型  •證據  •模型  •海洋素養 S&S 1.B.6. 因為暖化或冷卻的關係(例如來自太陽的熱能
 熱能與分子的  變得更大;這會造成體積的擴張。  的每一個人。  •獲取、評估和交流資訊  •熱能  •分子          或與冰塊接觸),海水的溫度會改變氣候素養原則。
                                        •物質                     •氣候素養原則 1.A. 太陽是地球氣候系統的主要能量來源。
 移動

 1.2  .水就是熱能的儲存庫。水在升溫之前,要吸收大量熱能;熱  .所有物質的分子,遇熱後都會動得較為劇烈  •以證據論證  •吸收  •物質  •海洋素養 S&S 6.A. 海洋從太陽得到的能量,也會釋放能量,並且將
 能釋放之前,水溫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降溫。  .空氣與水相較,升溫與降溫的速度都較快  •證據   •模型           能量分送到全球各地,因此能夠調節地球的氣候。
 水與空氣         •獲取、評估和交流訊息
                                        •熱能        •分子          •氣候素養原則 1.A. 太陽是地球氣候系統的主要能量來源。
              •分析和解釋數據
                                        •熱能儲存庫
 1.3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 70%的表面積,且海洋對地球的溫度有  .海岸附近的平均溫度,受到海洋的調節。  •參與證據論證  •吸收  •熱能儲存庫  •海洋素養 S&S 1.A 海洋附蓋著地球 70% 的面積,是地球最明顯的特
 海洋就是熱能  巨大的衝擊。  •獲取、評估和交流訊息            •證據        •分子           徵
                                        •熱能                     .氣候素養原則 2.B 地球系統各組件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調節著氣
 的儲存庫
                                                                 候
 1.4  .海洋讓冷空氣增溫、讓熱空氣降溫;海洋讓全球各地的溫度  .赤道周圍區域,從冬季到夏季的溫度變化,比極區周圍區域小;  •參與證據論證  •吸收  •熱能  •海洋素養 S&S 3.A. 海洋通過吸收大部分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來調節
 變得平均。  .赤道北部區域處於夏季,南部就是冬季;赤道北部是冬季,南    •大氣        •熱能儲存庫        全球天氣和氣候。
 世界各地的溫       •獲取、評估和交流訊息
 部就是夏季;                                 •證據                     •氣候素養原則 2.A。 氣候受到地球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複雜相互作
 度
 .科學解釋受到證據的支持;                                                   用的調節。•氣候素養原則 2.A。 氣候受複雜的調節。
 .堅實的證據,根據小心可靠的來源蒐集到的資料。
 1.5  .任何一種物質,例如水,分子較緊密,密度就變大;分子較  .不管物質或溶液,分子排列緊密的程度,測量的結果就是密度。  •計畫與調查行動  •密集 / 密度  •模型  •海洋素養 S&S 3.A. 海洋通過吸收大部分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來調節
 稀疏,密度就變小。                              •證據        •分子           全球天氣和氣候。
 漂浮氣球的秘       •參與證據論證
                                        •物質                     •氣候素養原則 2.A。 氣候受到地球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複雜相互作
 密            •獲取、評估和交流訊息
                                                                 用的調節。•氣候素養原則 2.A。 氣候受複雜的調節。
 1.6  .密度較大的物質,會沉到密度較小的物質下方  .有兩種方法讓水的密度變大 (1) 溫度降低,以及 (2) 水中加入其  •計畫與調查行動  •密集 / 密度  •模型  •海洋素養 S&S 1.B.4 海水鹽度升高或溫度降低,密度就變大
 氣球模擬  他物質,例如鹽。這兩種方式,都會讓固定空間的分子變多,  •參與證據論證  •證據   •分子          •氣候素養 5.A 我們對於氣候系統的理解,透過觀察、理論研究以及
 而且分子間的距離變短、排列變得緊密。                     •物質                      建立模型,因而精益求精。
 .冷水比熱水的密度大;較鹹的鹽水,密度大於比較不鹹的鹽水
 1.7  重要概念將於下個小節呈現  .密度的差異,引起洋流  •計畫與調查行動  •洋流     •物質          •海洋素養 S&S 1.B.3. 水團間不同的密度會形成洋流。
                                        •密集 / 密度   •模型          •氣候素養 5.A. 我們對於氣候系統的理解,透過觀察、理論研究以及
 調查洋流         •開發和使用模型
                                        •證據        •分子           建立模型,因而精益求精。
 1.8  .密度較大的水(較冷或較鹹)沉降,取代下方的水;密度較  .因為溫度與密度差異而垂直循環的洋流,稱為對流。  •參與證據論證  •洋流  •熱能  •海洋素養 S&S 1.C.2 水團的密度差異,驅動了深層的洋流。
 小的水(較熱或較淡)則被迫上升到表面。這是洋流行成的             •密集 / 密度   •模型          •氣候素養原則 2.A 地球系統各組件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調節著氣
 瞭解洋流         •開發與使用模型
 原因之一。                                  •證據                      候。
              •建構解釋與設計解決方案
 .洋流將熱能分送到整個海洋。
 1.9  .密度較大的空氣下沉、密度較小的上浮。當空氣上浮,密度  .氣流就是流動的空氣;換句話說,就是風  •參與證據論證  •吸收  •熱能  .海洋素養 S&S 3.A.6. 海岸線的天氣,通常比內路較為溫和,這是因
 流動的空氣  大的空氣就取而代之,造成了氣流(也就是風)  .較冷的空氣下沉,較溫暖的上浮。  •獲取、評估和交流訊息  •大氣  •熱能儲存庫  為海水與陸地相較,吸收以及保存熱能的效率更高。
 .風是因為地球受熱不均勻造成的                        •洋流        •物質          .氣候素養原則 2.B. 地球系統各組件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調節著氣
                                        •密集 / 密度   •模型           候。
                                        •證據
 1.10  .如果加入液體的熱能夠多,有些表面的水分子會蒸發到空氣  .水循環非常複雜。  •參與證據論證  •大氣  •熱能  • 海洋素養 S&S 3.A.2. 海洋主宰著水循環。
 中,變成水蒸氣。  .大氣與海洋彼此連結。                  •凝結 / 凝結作用 •模型          • 氣候素養原則 2.B. 地球系統各組件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調節著氣
 每天降雨的秘       •構建解釋與設計解決方案
 .如果足夠的熱能從水蒸氣逸散,有些水分子會凝結成液態的  .水與空氣因為密度差異而產生運動。  •洋流  •分子        候。
 密
 水。  .當水蒸氣冷卻或凝結,原本在海洋中的熱能就被釋放到大氣。       •密集 / 密度   •降水
 .蒸發與凝結在世界各地運送著熱能。少了這樣的作用,地球  .空氣密度的差異,造成了風,風把熱能(儲存於水蒸氣分子)  •蒸發 / 蒸發作用 •水循環
 的某些區域,將比目前的溫度高許多或低許多。  傳送到世界各地。        •證據        •水蒸氣
 1.11  .水循環、風以及洋流,在全球散布熱能,讓地球的溫度變得  .環流(gyres)是巨大的海流,繞著海盆的周界流動。  •分析和解釋數據  •大氣  •熱能  •海洋素養 S&S 1.C.3 風的力量加上地球的自轉效應,在每個海盆的
 行星風系與海  更平均。  .貿易風是盛行的表面風,沿著赤道吹向西方。  •開發和使用模型  •洋流  •模型         範圍內驅動著繞圓圈運行的表面洋流。
 .風是驅動海洋表面洋流的主要因素。風讓海水流動起來,但            •密集 / 密度   •水循環         •氣候素養原則 2.B 地球系統各組件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調節著氣
 洋表面洋流        •構建解釋和設計解決方案
 是陸塊、地球自轉以及摩擦力,讓洋流從赤道流向極區。              •證據                      候。
 1.12  .風與洋流的一個變化,會對地球上許多區域造成影響。  .行星風系、洋流與氣候,都是非常複雜且彼此關聯影響的。  •獲取、評估和交流訊息  •大氣   •熱能   •海洋素養 S&S 3.A.8 海水溫度增高,讓大氣環流更加劇烈,因此改
 海流、行星風       •參與證據論證                   •氣候        •物質           變降雨形式。其中最顯著的影響,就是聖嬰現象。
                                        •凝結 / 凝結作用  •分子         •氣候素養原則 4.C 氣候因時因地而有變化,透過自然與人為的過程
 系與聖嬰現象
                                        •洋流        •降水           而改變。
                                        •密集 / 密度   •水循環
                                        •蒸發 / 蒸發作用  •水蒸氣
                                        •證據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27
                                                                                            —G6-G8 進階海洋素養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