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G3-G5初階海洋素養
P. 45
科學內容背景
物理特性:海床
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
海床由海洋地殼(oceanic crust)組成,海洋地殼的化學成分與大陸地殼(continental crust)相
當不同。海洋地殼的密度高於大陸地殼,不過兩者的密度都小於下方的地函(mantle)(地函是地球
的一部分,在地殼的下方、地心的上方)。其實大陸也是密度較低的巨大岩塊,就像漂浮在海面的冰
山一樣,海洋地殼也是如此。因為海洋地殼的密度較大,因此不像大陸地殼浮得那麼高。這就是大陸
高於海平面、且海洋地殼在海平面以下的原因。
中洋脊
聲納的探測,引發一連串的發現:原來海底火山環繞著地球,貫穿每個海盆。中洋脊(mid-ocean
ridge)系統,可說是地表最巨大壯觀的特徵!所謂的「脊」,就是海洋地殼破裂之處,因為新的岩漿
不斷從地底湧出,凝固後的岩石變成中洋脊的一部分並且往旁邊推擠,因此脊的兩側會不斷的分離。
換句話說,中洋脊就是海洋地殼生成之處,這個現象稱為「海底擴張」(seafloor spreading)。某
些中洋脊甚至高於海平面而形成陸地,冰島就是這樣生成的。大西洋的中洋脊,稱為中大洋脊(Mid-
Atlantic Ridge),從北半球到南半球縱貫整個大西洋的中央。
深海熱泉
在中洋脊中間裂隙,也就是海洋地殼往兩側推開之處,海水會滲入附近的細縫或洞穴。滲入的海
水加熱增溫到相當高的溫度,因為膨脹的關係再從地殼下方噴出,形成深海熱泉(hydrothermal
vents)。噴出的海水非常熾熱,可能達到華氏 752 度(攝氏 400 度)。海水從海洋地殼噴出之際,
也溶解了礦物質,例如硫化物。熾熱的海水和周圍冰冷的海水混合並且快速冷卻,溶解的礦物質就會
結晶固化,層層堆積成煙囪般的構造。
海溝
新的海洋地殼形成,他處的海洋地殼則會毀滅。海洋地殼毀滅之處,就在海底深處的凹陷,也就是海
溝(trench)。此處的海洋地殼鑽到另一處地殼下方的地函,並且重新融化為岩漿。海溝也是海洋的
最深處,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深度達 11022 公尺(36163 呎),是海洋
的最深處。其他的海溝,例如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溝(Puerto Rico Trench),深度為 8605 公尺
(28233 呎);印度海盆的爪哇海溝(Java Trench),深度為 7725 公尺(25344 呎)。北極海盆
的莫洛伊深海(Molloy Deep),深度為 5608 公尺(14800 呎)。中洋脊與海溝附近的海床,也是
地震與火山集中之地。
大陸邊緣與深海盆地
海洋地殼有兩種,位居大陸邊界且在海水以下的大陸邊緣(continental margin),還有大陸邊緣之
外的深海盆地(deep-ocean basin)。
大陸邊緣:是海洋地殼與大陸地殼交會之處。大陸邊緣包含坡緩水淺的大陸棚,以及坡度較陡的大陸
斜坡。大陸邊緣還算大陸的一部分,沒入海面以下的大陸地殼起先平緩,接下來是較陡的斜坡,然後
到了大陸地殼的盡頭,深海盆地於是展開。
44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G3-G5 初階海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