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225

| 第六章 蘭嶼時令:達悟族的「文化憲法」與歲時祭儀




                    是單獨煮,違反禁忌者,會招致捕不到飛魚的惡果。
                        豐收節在 Teyteyka(飛魚終了季)的第一個月 Apiya vehan

                    (約國曆 6 月)。這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月份,通稱豐收月(好月
                    節,朗島部落每年都會辦小米祭),夜曆當月初一日是「蘭嶼鄉

                    歲時祭儀國定假日」。到了該月初八開始,各個部落就會陸續終
                    止捕抓飛魚。
                        飛魚汛期到了這時候已經結束,自此可以改抓其他不牴觸禁

                    忌而可食用的魚類(如底棲魚)。


                    四、Panoyotoyon(終食祭)



                        Teyteyka(飛魚終了季)的第四個月 Kaliman(約國曆 9 月)」,
 圖表 53:蘭嶼的陸蟹        於第 14 日進行 Panoyotoyon(飛魚終食祭),這是飛魚季最後一
 (攝影:蘇嘉宏,2022 年 7 月)
                    個祭儀。達悟族人捕獲的飛魚大部分都會曬成魚乾儲存,這是種
 所以對男人來說,飛魚季當然是最辛苦的一個季節。但是為  適應當地自然條件的食物儲存方式,可是到了終食祭當天必須將
 了慰勞男人的辛苦,女人也費盡心思在潮間帶採集螃蟹和貝類、  飛魚乾全部吃完,翌日起不再食用。傳統上是將沒來得及食畢的

 收穫芋頭煮食美食。嫁到朗島三十年的布農族全老師說:「男人  剩餘飛魚拿去餵豬,但是現在則是講究不要浪費食物,自己就算
 不可以不知道女人的苦!」       不冰存或堅守傳統不吃,也會宅配贈送給臺灣大島的朋友。
 漁夫慰勞節的隔日是 mipoawpoawg(祈褔祭,或稱祝福節)。

 男性一早來到海邊,挑揀圓扁的小石頭,放上小米飯,為自己、
 家人和船的平安、豐收來祈福。
 在 Rayon(飛魚季汛期)第四個月 Peypilapila(約國曆 5 月),

 上旬開始剪去飛魚乾翅膀、尾巴(mapasowad)以利收藏。飛魚
 乾越多的人家,越是一種能力與財富的表現。接著進行剪去翅尾
 的飛魚乾與芋頭、地瓜蒸煮。在此之前,飛魚乾只能水煮,並且



 194                                                                              195





                                                                                          ɨʹ
          ᚆᏉࣛ˿ʫࠫ"  JOEE
          ᚆᏉࣛ˿ʫࠫ"  JOEE                                                                   ɨʹ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