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智慧海洋 科研躍進
P. 35
8 樓華立廳 - 第八場次 -3
彰化離岸風場施工前近海水下聲景建置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研究團隊:國立臺灣大學、國家海洋研究院
報告人:國立臺灣大學 陳琪芳 特聘教授
海洋聲景 (Ocean Soundscape) 之組成包含物理噪音、人為噪音及生物鳴音,
8 樓華立廳-第八場次-3
物理噪音的來源為風、波、流和地震等;人為噪音的來源包含工業與城市活動、交
彰化離岸風場施工前近海水下聲景建置
通工具噪音、打樁及海事工程、漁業活動等;生物鳴音的來源包含鯨豚的哨叫聲、
搭聲、魚類鳴唱、槍蝦聲音等,成份相當複雜並具有季節性及地域性。在深水環境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下 Wenz Curves 被廣為使用,而目前離岸風場均位於淺水區域,其水下噪音特性與
研究團隊:國立臺灣大學、國家海洋研究院
報告人:國立臺灣大學 陳琪芳 特聘教授
深水環境有明顯差異。藉由量測水下聲景資料,可據以評估海洋環境資訊並分析其
時空分佈之特性,有助於填補過去欠缺的海洋環境資訊,並利於未來對周邊海洋相
海洋聲景(Ocean Soundscape)之組成包含物理噪音、人為噪音及生物鳴音,
物理噪音的來源為風、波、流和地震等;人為噪音的來源包含工業與城市活動、
關課題之研究。
交通工具噪音、打樁及海事工程、漁業活動等;生物鳴音的來源包含鯨豚的哨叫
聲、搭聲、魚類鳴唱、槍蝦聲音等,成份相當複雜並具有季節性及地域性。在深
本年度共完成施工前兩點位各兩次之水下聲景調查,分別為第一季連續
水環境下 Wenz Curves 被廣為使用,而目前離岸風場均位於淺水區域,其水下
44 天以及第二季連續 43 天。水下環境噪音位準 (dB re 1μPa) 分析顯示,第
噪音特性與深水環境有明顯差異。藉由量測水下聲景資料,可據以評估海洋環境
資訊並分析其時空分佈之特性,有助於填補過去欠缺的海洋環境資訊,並利於未
一 季 CHn 點 位 為 123.0±4.7dB、CHs 點 位 123.8±4.9dB; 第 二 季 CHn 點 位 為
來對周邊海洋相關課題之研究。
121.5±2.2dB、CHs 點位 111.3±4.4dB,峰值主要由低頻段 (1.0kHz 以下 ) 所主導。
本年度共完成施工前兩點位各兩次之水下聲景調查,分別為第一季連續 44
魚類鳴音以鄰近鹿港保護礁區的北測站最多,第一季主要分布在 18 至 21 時段,第
天以及第二季連續 43 天。水下環境噪音位準(dB re 1μPa)分析顯示,第一季 CHn
點位為123.0±4.7dB、CHs點位 123.8±4.9dB;第二季CHn 點位為121.5±2.2dB、
二季主要分布在午夜至凌晨 3 時,第一季之活躍度大於第二季。海豚鳴音之偵測結
CHs 點位 111.3±4.4dB,峰值主要由低頻段(1.0kHz 以下)所主導。魚類鳴音以
果以每小時平均 Click-Trains( 喀搭聲 ) 及 Whistles( 哨叫聲 ) 數量表示,兩點位
鄰近鹿港保護礁區的北測站最多,第一季主要分布在 18 至 21 時段,第二季主
各季之平均哨叫聲數量顯示鄰近海域之溝通、社交行為不活躍,而平均喀搭聲數量
要分布在午夜至凌晨 3 時,第一季之活躍度大於第二季。海豚鳴音之偵測結果以
每小時平均 Click-Trains(喀搭聲)及 Whistles(哨叫聲)數量表示,兩點位各季之平
以北測點較多,第一季又高於第二季,可能原因為鄰近礁區的魚類資源較豐富,吸
均哨叫聲數量顯示鄰近海域之溝通、社交行為不活躍,而平均喀搭聲數量以北測
引較多海豚在北測點附近覓食,且在冬季似有往較深處覓食的趨勢,但目前僅有一
點較多,第一季又高於第二季,可能原因為鄰近礁區的魚類資源較豐富,吸引較
多海豚在北測點附近覓食,且在冬季似有往較深處覓食的趨勢,但目前僅有一次
次佈放之冬季資料,需要後續調查驗證。
佈放之冬季資料,需要後續調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