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智慧海洋 科研躍進
P. 13
8 樓際會廳 - 第三場次 -1
洋流能發電機組暨波浪能渦輪機設計研擬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大學 郭正華教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辛敬業副教授
8 樓際會廳-第三場次-1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鄭明宏研究員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東側邊緣及太平洋西側邊緣,其東部海域經歷年
洋流能發電機組暨波浪能渦輪機設計研擬
調查分析,估計有每秒 20~40 百萬噸巨大流量的黑潮通過,該巨大動能具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台灣大學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潛力發展可為臺灣提供具規模的自主再生能源。繼第一期國家型能源計畫
計畫主持人:國立台灣大學 郭正華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辛敬業副教授
(NEP-I) 執行完成台灣黑潮資源綜合性調查研究 (96-101),以及第二期國家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鄭明宏
型能源計畫 (NEP-II) 執行浮游式黑潮發電先導機組設計開發關鍵技術之研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東側邊緣及太平洋西側邊緣,其東部海域經歷年調查分析,
究 (104-106),以及海洋委員會之「洋流能關鍵技術開發與推動」(108),
估計有每秒 20~40 百萬噸巨大流量的黑潮通過,該巨大動能具潛力發展可為臺灣
提供具規模的自主再生能源。繼第一期國家型能源計畫(NEP-I)執行完成台灣黑
台灣已開啟了台灣黑潮能源開發利用自主技術發展的重要契機,本年度業已
潮資源綜合性調查研究(96-101),以及第二期國家型能源計畫(NEP-II)執行浮游式
完成 10kW 浮游式實海船拖測試與相關錨定設計。
黑潮發電先導機組設計開發關鍵技術之研究(104-106),以及海洋委員會之「洋流
除洋流能外,波浪發電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波浪發電系統中,可
能關鍵技術開發與推動」(108),台灣已開啟了台灣黑潮能源開發利用自主技術
發展的重要契機,本年度業已完成 10kW 浮游式實海船拖測試與相關錨定設計。
以分為截取波浪能量、推動空氣移動、渦輪機及發電機等部分,其中渦輪機
決定能量轉換的效率,也直接影響波浪發電的性能。本年度針對防波堤共構
除洋流能外,波浪發電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波浪發電系統中,可以分為
截取波浪能量、推動空氣移動、渦輪機及發電機等部分,其中渦輪機決定能量轉
式振盪水柱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簡稱 OWC) 波浪發電系統中的渦
換的效率,也直接影響波浪發電的性能。本年度針對防波堤共構式振盪水柱
輪機進行設計,討論威爾斯(Wells)渦輪機發展設計方法,並進行實際設計,
(Oscillating Water Column,簡稱 OWC)波浪發電系統中的渦輪機進行設計,討論
進行不同波浪條件下之性能效率、耐用性、成本等項目進行探討與評估,以
威爾斯(Wells)渦輪機發展設計方法,並進行實際設計,進行不同波浪條件下之性
找出最佳的渦輪機設計方法。
能效率、耐用性、成本等項目進行探討與評估,以找出最佳的渦輪機設計方法。
圖 10kW 浮游式發電機組實海船拖測試
圖 10kW 浮游式發電機組實海船拖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