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智慧海洋 科研躍進
P. 11
8 8 樓華立廳-第二場次-3 樓華立廳-第二場次-3
8 樓華立廳 - 第二場次 -3
東沙環礁水文特性與水體缺氧事件之初探
東沙環礁水文特性與水體缺氧事件之初探
東沙環礁水文特性與水體缺氧事件之初探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傅科憲 副研究員 國家海洋研究院 傅科憲 副研究員
報告人: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傅科憲 副研究員
北南海具全世界最大的內波、中尺度渦漩、颱風等複雜的海洋環
北南海具全世界最大的內波、中尺度渦漩、颱風等複雜的海洋環
境,東沙環礁是北南海少數露出海面的陸地,內波傳播至東沙海域時東沙環礁是北南海少數露出海面的陸地,內波傳播至東沙海域時
境,
北南海具全世界最大的內波、中尺度渦漩、颱風等複雜的海洋環境,
受到地形淺化波形開始變形,內波淺化過程中將深水較冷且富營養鹽淺化波形開始變形,內波淺化過程中將深水較冷且富營養鹽
受到地形
東沙環礁是北南海少數露出海面的陸地,內波傳播至東沙海域時受到地形淺
的水體抬
的水體抬升,進一步提供東沙環礁海洋生物及珊瑚礁生態。雖東沙環升,進一步提供東沙環礁海洋生物及珊瑚礁生態。雖東沙環
化波形開始變形,內波淺化過程中將深水較冷且富營養鹽的水體抬升,進一
礁過去已執行過許多相關海洋研究,但研究大多以東沙外環礁之觀測執行過許多相關海洋研究,但研究大多以東沙外環礁之觀測
礁過去已
步提供東沙環礁海洋生物及珊瑚礁生態。雖東沙環礁過去已執行過許多相關
為主,對
為主,對於尺度相對小的環礁內(直徑約 20 公里)相關的水動力機制於尺度相對小的環礁內(直徑約 20 公里)相關的水動力機制
海洋研究,但研究大多以東沙外環礁之觀測為主,對於尺度相對小的環礁內
仍有許多
仍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過去研究報告指出東沙內環礁東側礁台在不清楚的地方。過去研究報告指出東沙內環礁東側礁台在
( 直徑約 20 公里 ) 相關的水動力機制仍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過去研究報
2014
2014 及 2015 年 6 月出現大量底棲生物死亡現象,推測可能造成生及 2015 年 6 月出現大量底棲生物死亡現象,推測可能造成生
告指出東沙內環礁東側礁台在 2014 及 2015 年 6 月出現大量底棲生物死亡現
物大量死
物大量死亡原因包含無風、水體交換差、水溫過高及海水底部缺氧等亡原因包含無風、水體交換差、水溫過高及海水底部缺氧等
象,推測可能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原因包含無風、水體交換差、水溫過高及海
環境。本研究針於內環礁進行定點海流、漂流浮標及溶氧觀測進行時。本研究針於內環礁進行定點海流、漂流浮標及溶氧觀測進行時
環境 水底部缺氧等環境。本研究針於內環礁進行定點海流、漂流浮標及溶氧觀測
間序列及特性分析,希望透過現場調查來了解東沙內環礁海流、溫度特性分析,希望透過現場調查來了解東沙內環礁海流、溫度
間序列及
進行時間序列及特性分析,希望透過現場調查來了解東沙內環礁海流、溫度
及溶氧特
及溶氧特性,探討環礁缺氧的區域範圍以及與水文特性之間的關聯性。關聯性,探討環礁缺氧的區域範圍以及與水文特性之間的關聯
及溶氧特性,探討環礁缺氧的區域範圍以及與水文特性之間的
性。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