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Marine Research
P. 14
合作單位共同召開共備會議,討論培訓課程應強化進階教育者的專業內涵。「海洋自
然學科」是以提供海洋的自然環境與科學現象的基礎學科,拓展對於海洋自然科學的
認識 學習對海洋環境的敏感性;「海洋社會學科」是提供因海洋存在而產生社會現象
,
與產業,瞭解臺灣在地產業的發展,引發對海洋永續發展的環境素養;「海洋人文學
科」提供海洋與人類生活、文化藝術與教育政策的發展關係,引發對於海洋的關懷;
「海洋素養」提供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育的基本原則與觀念,並培養海洋環境的倫理價
值觀 進而作出有根據且負責任的決定與行動;「海洋活動企劃」在實際活動與教學設
,
計的歷程中,具備海洋理論與實際行動的經驗與能力;「海洋教學研發」透過海洋自
然 、 社會與人文學科的知識 , 經由資源整合與轉化 , 產出海洋教學研發與設計的技能 ;
「海洋增能教育」透過海洋體驗的增能教育深化活動實務的資源整合與協調,發揮最
佳的教育價值與效益;「海洋社群領導」透過實際經營海洋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 學習
如何進行資源整合與溝通協調,具備影響他人的領導能力。有關實際培訓情形請參閱
附件。
四、結論
與培 程設計 研究 訓機制之 育者課 素養推 大眾海洋 動策略 灣海洋教 臺
臺灣位處於亞洲核心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扮演戰略及區域經濟的關鍵角色,但
一直被民眾忽略的卻是四周海域的可利用性,為此提高教育人員專業素養是隨社會變
革與未來教育需求逐漸發展而演變的一種教育理念與實踐的結果。隨著「海洋教育」
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臺灣海洋教育中心為解決《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強
化海洋教育諮詢與輔導、鼓勵與落實海洋教育的增能培訓,建立海洋教育者完整的培
訓體系,依據專業內涵、發展培訓課程,結合各縣市利用在地資源辦理地方特色性的
培訓課程,同時鼓勵各級學校、企業組織、社教機構、民間團體等加強推廣基礎,分
級分工推動海洋教育,並藉由課程與人才資料庫的維運與更新,致力凝聚各界力量規
劃海洋教育活動,累積能量以達成永續推展海洋教育之願景。
謝 誌
本計畫感謝教育部「海洋教育者培訓機制」委辦計畫以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
灣海洋教育中心」同仁的協助支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