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G3-G5初階海洋素養
P. 21

速覽圖表




                            章節                 關鍵概念                                     學習重點                                                           科學探究                   科學詞彙                      海洋素養範疇和序列相關性

                        1.1            •地球上只有一個海洋。                 •證據就是資訊,諸如測量或觀察得來的資訊,有助於解釋事物                                                 •引用模型                     •證據                原則 1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 70% 的面積是地球重要特徵。
                        海洋星球           •科學家使用模型來幫助理解                或回答問題。                                                                      •根據證據做出解釋                 •模型
                                         和解釋事物。                    •科學家擁有越多能用來解釋的證據,就能對解釋的內容更具信
                                       •地球的大部分(約 71%)               心。
                                         被海洋覆蓋。                    •模型在某些方面是準確的,然而也有不準確的地方。
                                                                   •海洋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例如太平洋和大西洋,但這
                                                                    些區域卻是彼此相連。
                        1.2            •科學家引用證據回答問題並               •海洋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運動,包括波浪和洋流。                                                       •引用模型                     •洋流 •預測            原則 1.B.6 水在海洋中不斷移動和混合 ,既有垂直方向,也
                        模擬洋流             作出解釋。                     •科學家根據證據做出預測。                                                                •觀察                       •證據 •溫度            有水平方向。(原則 1 和 1.B.7)
                                       •不同溫度的水能引起洋流,                                                                                            •預測                       •模型
                                         風也能引起洋流。

                        1.3            •海水分層是因不同溫度和不               •較暖的水通常分層在較冷的水上面。                                                            •引用模型                     •洋流 •預測            原則 1.B.6 水在海洋中不斷移動和混合 ,既有垂直方向,也
                        海水分層             同鹽度組合形成。                  •低鹽度水通常分層在高鹽度的水上面。                                                           •預測                       •證據 •鹽度            有水平方向。(原則 1 和 1.B.7)
                                                                   •科學家經常使用多種模型展示相似的事物。                                                         •根據證據做出解釋                 •模型 •溫度
                                                                   •使用試探性語言來進行解釋,是科學家在收集更多更新的證據
                                                                    後,用來表明準備改變想法的一種方式。
                        1.4            •科學家準備改變他們的想                •洋流被迫在海洋周圍、上方及陸塊間轉向和流動。                                                      •預測                       •洋流 •預測            原則 1.B.7 洋流在風和密度的驅動下環繞地球移動。 (或原
                        認識洋流             法、預測和解釋時,需要根              •洋流可能發生在海洋的表面或深處。                                                            •根據證據做出解釋                 •證據 •鹽度            則 1、1.B.6、1.C.5 和 3.A.3)
                                         據新證據。                     •洋流以可預測的方式流動。                                                                •具象化                      •模型 •溫度
                                                                   •研究同一問題的不同科學家,可能會強調不同證據,但他們會
                                                                    嘗試利用所有可用的證據來進行預測和解釋。
                                                                   •科學家之間可能會意見相左,但他們會互相尊重,使用證據來
                                                                    支持他們的想法。
                        1.5            •海床上有高山、山脊、深谷               •早期海洋科學家以繩索和重錘來測量深度,以了解海床。                                                   •預測                       •深度 •海床            原則 1.C 和陸地相比,海床有多種地質和地理特徵(或原則
                        海床               以及平原。                     •聲納,潛水艇和遙控載具,能幫助科學家得以探索海床。                                                   •引用模型                     •證據 •預測            1.C.2、1.C.3、1.C.4、1.C.5、5.A.9、7.C 和 7.C.1)
                                       •相較於過去,創新科技可以               •在某些海域的海床,有水溫很高的深海熱泉。                                                        •具象化                      •模型
                                         幫助科學家從事更多的海洋
                                         探索與測量。

                        1.6            •不同區域的海洋,存在許多               •大部分的海洋是漆黑的,因為光線沒辦法穿透太深的水層。                                                  •觀察                       •洋流 •預測            原則 1.A.4 海洋鹽度和溫度是變化的。( 或原則 5.A.6、5.A.8
                        光、壓力、溫           不同特徵,例如光線、壓               •在較高鹽度中的漂浮物比低鹽度或淡水的漂浮物來得多。                                                   •利用工具延伸感官功能               •深度 •鹽度            和 5.B.2)
                        度和鹽度             力、溫度和鹽度。                  •壓力是水施加在物體上的重量。深度越深、強度越強。                                                    •記錄資料                     •證據 •溫度
                                                                   •如果證據還不夠充分,科學家會以試探性的語言分享想法。
                        1.7            •一般情況下,海水深度越深               •因為有了無人水下載具,與過去相較,科學家得以執行更多的                                                 •預測                       •深度 •壓力            原則 7.C.1 人類需要專門 的設備用於潛入水中,或蒐集海洋
                        水下滑翔機            會越冷且壓力會越大。                 測量。                                                                         •記錄資料                     •證據 •鹽度            水下資訊,而無需人實際潛入 ( 或原則 1.A.4 和 7.A.3)
                                                                   •查找數據模式為科學家提供證據,幫他們提出預測。                                                     •比較與對照                    •預測 •溫度

                        1.8            •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生存空間               •新技術改變科學家對於在海洋有多少生存空間的想法。                                                    •具象化                      •深度 •壓力            原則 5.B 海洋提供地球的大部分生存空間,從地表乃至整個
                        生存空間             (99%)在海洋。                                                                                              •總結                       •證據 •鹽度            水體,來維持生物多樣性。(原則 5.A.2,7.C 和 7.C.1)
                                                                                                                                                •修正解釋                     •海床 •溫度















                   20   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G3-G5 初階海洋素養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