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52

蘭嶼時令  ༺ࢻૄऎݱ˖ʷٙෂו




                                 21
                    保護政策」。 也就是所謂的「當年日本人視蘭嶼為人類學的實
                            22
                    驗室」。 在這樣的「隔離保護政策」下,1897 年著名的日本學
                    者鳥居龍藏第一次登島探勘,稱居民為「yami(雅美)」(按:
                    耆老周朝結特別指出,鳥居龍藏來此之前就已經自稱「雅美」,

                    「雅美」並不是他命名的),這是早於「達悟族」這個族名出現
                    之前,「雅美族」族名在文獻中開始反覆出現的由來。
                        當巴丹島的達悟(雅美)族同族或族親先後歷經西班牙、美

                    國、日本的統治後,特別是在天主教的強勢宗教化影響下,巴丹
                    島上的傳統文化已經被多層覆蓋;但是,日人時代的隔離治理,

                    卻讓達悟族免於被多重迫遷或皇民化,從而有了多於巴丹群島的
                                                                                                        圖表  8:民國 36 年 1 月 29 日臺灣省長官公署民政處「紅頭嶼鄉改名蘭嶼鄉」
                    族親或臺灣本島其他原住民族超過半世紀的時間,讓自己的傳統
                                                                                                                 的通報(左,圖非公文原件),當時報紙的報導(右)
                    海洋文化得以延續。有一項研究將這個歷史演變過程概括為:這
                                                                                                        代,此年 5 月 15 日省政府才成立)。後來的公報是這樣刊載的
                    一段蘭嶼的歷史就是「從『巴丹文化圈』到『帝國(清朝、日本)
                                                                                                                                                           24
                                        23
                    版圖圈』的蘭嶼」。                                                                           (見 36 年 1 月 29 日,春字第 23 期,第 364 頁)」 所以,於
                                                                                                        1947 年是取「該鄉有五葉蝴蝶蘭,為世界唯一特產」的「蘭」字,
                        時序進入「臺灣光復」以後的階段,紅頭嶼什麼時候、又是
                                                                                                                                      25
                                                                                                        將「紅頭嶼」改名為「蘭嶼」。
                    為何改名為蘭嶼?根據當時承辦的公務員黃厚源的回憶:「(出
                    差)居留島上時,即聽到杜副鄉長(已忘其名,鄉長為山胞)等,
                                                                                                        24
                    紛言鄉名不佳,妨礙開發。因之回臺東銷差後,即擬簽電文,經                                                            黃厚源,〈臺東縣的山地鄉〉,《臺灣文獻季刊》,第 29 卷第 4 期,民國
                                                                                                          67 年 12 月,第 283 頁。
                    山地室主任及縣長批可,報請民政處改名(當時尚是長官公署時                                                        25    李原,〈臺灣泉籍地理學者黃厚源〉,《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首頁  >  數
                                                                                                          位資源  >  泉州文史資料全文庫)》,下載日期:2022 年 8 月 10 日,資料
                                                                                                          位址: http://www.mnwhstq.com/szzy/qzwszlqwk/201608/t20160816_100586.
                                                                                                          htm。根據這裡的介紹,黃厚源生於 1920 年,原籍泉州。在泉州就讀過民生
                    21    同前註,第 106 頁。                                                                    農校。抗日期間在泉州當過小學教員和報館的記者、編輯。1946 年臺灣光
                    22    陳世慧,〈蘭嶼與巴丹島的故事〉,《原住民文獻》(台北:行政院原住民                                               復,厚源偕同泉州一批知識青年渡海赴台謀生。蔡光育生病返泉,黃長留下
                      委員會,第 6 期,2012 年 12 月),下載日期:2022 年 8 月 23 日,資料位                                     來。承閩籍臺東縣縣長謝真的提攜,厚源進入臺東縣政府任教育科社教股長
                      址:https://ihc.cip.gov. tw/EJournal/EJournalCat/78。                                  兼山地指導室文化股長。不久專任山地職業補習學校校長。厚源在臺東兩年,
                    23    田騏嘉,〈從「巴丹文化圈」到「帝國版圖圈」的蘭嶼〉,《師大臺灣史學                                               遍訪了全縣 5 個山地鄉所有國民學校。李原的文章也稱:「1946 年 12 月,
                      報》,第 9 期,2016 年 12 月,第 171-218 頁。

                22                                                                                                                                                    23





          ᚆᏉࣛ˿ʫࠫ"  JOEE                                                                   ɨʹ
          ᚆᏉࣛ˿ʫࠫ"  JOEE
                                                                                          ɨʹ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