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50

蘭嶼時令  ༺ࢻૄऎݱ˖ʷٙෂו




                                                                                                                                      18
                    有光緒三年三月固(周)有基、汪喬年等一行二十餘人勘查此地,                                                       為臺灣與菲律賓之版圖境界線。 到了 1897 年(明治 30 年)日
                    並把此地劃入恆春縣管轄的報導。這是政府派員視察曾被列於                                                         本派出陸軍等文武官僚數十人,上島「撫慰土番」,踏察實境,
                                                                                                                                         19
                    『化外之島』的嚆矢。」方豪在該文對日人所撰述「紅頭嶼」一                                                        「此舉」確認紅頭嶼為日本領土。
                    書之內容與恆春縣志對照、勘誤,並引日人所列的前清文獻以證                                                            日人時代的治理,根據國分直一所著的〈終戰後的紅頭嶼(蘭
                                                         16
                    「光緒三年」為「派員視察」之嚆矢。                                                                   嶼)調查〉:「蘭島於日本領治時代被劃為特別行政區域,與普
                        所以,儘管清初的康熙朝末期即有文獻稱蘭嶼為「紅頭嶼」,                                                     通行政區域隔離,是受到特別保護的,但中國接領後在其行政下,
                    然政府派員視察這個化外之島,則是遲至光緒朝初期才有;但是,                                                       蘭島脫離特別行政區域圈,歸屬一般行政地區,受到同樣行政機
                                                                                                                    20
                    前述的「東行二更至雞心嶼(綠島),又二更至紅頭嶼。」的「更                                                       構的運作。」 而「廢除特別行政區域制,換言之相當於廢止隔離
                    路」敘述則顯示,恆春漢人對於這一片海洋的理解與掌握,當時

                    很有可能已經相當熟悉。恆春知縣周有基方始將紅頭嶼(蘭嶼)
                    併入清帝國版圖,隸屬恆春縣,林熊祥在《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                                                       18    伊能嘉矩,吳密察譯,《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新北市:大家/遠足文
                                        17
                    一書中,也採此說。                                                                             化,2021 年 1 月 27 日),第 541 頁。該書記載的「Bashi 海峽」辭條:「Bashi
                                                                                                          海峽:臺灣與南方之菲律賓群島的 Batan 島之間的海峽。海峽內多數島嶼、
                        甲午戰爭之後,臺灣進入日治時期,1895 年(清光緒 21 年、                                                  岩礁碁布錯置,因此明治 28 年〔1895 年〕8 月,日本與西班牙兩帝國協議
                                                                                                          決定宣告,以通過可以航行之海面中央之緯度的平行線,為臺灣、菲律賓之
                    日明治 28 年)4 月,《馬關條約》簽訂,臺灣改隸於日本;8 月,
                                                                                                          版圖境界線。該海峽日本帝國疆域內,距小紅頭嶼南微西 6 浬半處,有一暗
                    日本與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波旁王朝復辟時期)兩帝國對巴士                                                          岩。岩上水深不及 6 呎,稱為 Forest Belle Rock。又,小紅頭嶼西南約 15 浬,
                                                                                                          海峽之航路中有 Gadd Rock,長約半鏈,岩上最少水深 1 尋半,週圍近處 30
                    海峽界線進行協議,以通過可以航行之海面中央之緯度的平行線
                                                                                                          尋至 40 尋,離約 1 浬則增加至 69 尋乃至 127 尋,因有此岩礁,可航行寬度
                                                                                                          大為減蹙。」後來,1898 年(明治 31 年)美西戰爭爆發,12 月 10 日,西
                    16    方豪,〈七十七年前的蘭嶼勘查工作〉,《臺南文化(季刊)》,第 3 卷、                                             班牙被美國打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政府給西班牙 2000 萬美元購買
                      第 1 期,民國 42 年 6 月 30 日,第 57-59,資料來源:https://tainanstudy.nmth.                       菲律賓主權,菲律賓改隸美國。
                      gov.tw/article/detail/131/read。該文另外提到森丑之助在大正 4 年 6 月 25 日                         19    臺灣省文獻會在「民國 47 年 5 月菲律賓巴丹尼斯省長馬祿巴妄稱蘭嶼為彼
                      發行的臺灣時報第 69 號所賺的「紅頭嶼之蕃民」一文,文末附有光緒 3 年                                               等所發現之『布迪巴哥島』,意欲佔為己有,本會為反駁菲國對蘭嶼主權問
                      蘭嶼勘查的重要文獻 3 件,分別是「福建巡撫部院行營營務處札恒春知縣                                                  題所提出之虛構聲明,曾收集有利文獻根據,於同年五月間刊出『蘭嶼入我
                      周有基」、「夏獻綸致周有基書」和「辦理臺招撫局上分巡臺灣兵備道夏及                                                   國版圖之沿革』,以確鑿史實提供我國當局做為有利的論據,終於使菲國理
                      營務處周禀」,以之為輔證「光緒三年蘭嶼勘查的重要文獻」。嚆矢(ㄏㄠ                                                   屈無稽之談,成一場空谷回音。」詳參閱洪敏麟,〈光緒二十三年台東廳吏
                      ㄕˇ),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的解釋,意為「響箭,                                                之蘭嶼探查史料〉,《臺灣文獻(季刊)》,第 29 卷第 1 期,民國 67 年 03
                      有聲的箭在發射時,先聞其聲,後見箭至。比喻事物的開始。」                                                        月,第 3 頁。
                    17    詳參閱林熊祥,《蘭嶼入我版圖之沿革(附綠島)》(臺中:臺灣省文獻委                                             20    國分直一著,黃麗雲譯,〈終戰後的紅頭嶼(蘭嶼)調查〉,《台灣風物》,
                      員會,1984 年版),第 3-6 頁。                                                                第 39 卷,第 3 期,第 103 頁。


                20                                                                                                                                                    21





          ᚆᏉࣛ˿ʫࠫ"  JOEE                                                                   ɨʹ
          ᚆᏉࣛ˿ʫࠫ"  JOEE
                                                                                          ɨʹ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