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34

蘭嶼時令  ༺ࢻૄऎݱ˖ʷٙෂו




                         當代人類學發現和總結                                                                     是盡可能從當地人的視角去理解該文化。

                    了人們在認知他族文化時在                                                                            觀察視角不同,人們對他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也可能因此迥
                    路徑選擇上的差異,提出了                                                                        然有別。如果從「客位視角」出發,以自我文化為基點,以漢人
                    「客位研究」與「主位研究」                                                                       儒家文化的價值取向來認知、判斷其所觀察的對象文化,將於己

                    的概念。所謂「客位研究」,                                                                       不合的文化現象視為陋俗進行貶損和批判,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簡單來說就是指研究者以「外                                                                       「漢族文化中心主義」,而這樣的「客位視角」及其所帶來的「漢
                                                                                                                                                    4
                    來觀察者」的角度理解他族文                                                                       族文化中心主義」則是本書所要謹慎避免的。

                    化;所謂「主位研究」是指研                    圖表  2:顏水龍的〈紅頭嶼の娘〉                                      〈紅頭嶼の娘(紅頭嶼少女)〉是日治時期身為「大島臺灣
                    究者不憑自己的主觀認識,而                      (紅頭嶼少女)(經財團法人                                    人(蘭嶼的達悟族人通常並不稱臺灣為『本島』)」知名畫家的
                                                                            3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使用 )
                                                                                                        顏水龍(1903-1997)在昭和 10 年(1935 年)參展「第 9 回臺展
                                                                                                        西洋畫部」的著名畫作。這一年的 5 月,顏水龍前往當時仍稱紅

                      內容表現形式頗為多元,雅美族人以傳統故事、散文和語言學習為主要形式,                                                頭嶼的蘭嶼旅行,他後來發表〈原始境—紅頭嶼の風物(1935)〉
                      而非雅美族則以學術研究、導覽簡介和攝影集三者為主。
                    3     〈紅頭嶼の娘〉(紅頭嶼少女),本圖出自《第九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                                            一文,文中提到「他們(原住民)利用自然物品裝飾自身或是親
                      西洋畫部,第 59 頁。
                                                                                                        自加工來使用,如此原始樣貌正是作畫的最佳題材」、「等他們
                      本圖介紹:「此為顏水龍以無鑑查(免審查)出品昭和 10 年(1935)第 9 回
                      臺展西洋畫部的畫作。這年 5 月,顏水龍前往紅頭嶼(蘭嶼)旅行,後於〈原                                              逐漸習慣後,這次我要求他們長時間擺姿勢,他們爽快答應,只
                      始境—紅頭嶼の風物〉(1935)一文中提到『他們(原住民)利用自然物品
                                                                                                        要給一枚舊十錢銀幣就願意當兩三天模特兒」等等,進行寫生取
                      裝飾自身或是親自加工來使用,如此原始樣貌正是作畫的最佳題材』、『等                                                     5
                      他們逐漸習慣後,這次我要求他們長時間擺姿勢,他們爽快答應,只要給一                                                 材。
                      枚舊十錢銀幣就願意當兩三天模特兒』等等,如此進行寫生取材。畫中一名
                      達悟族女子側坐在沙灘上,身後是一片汪洋,數艘拼板舟停靠在岸上。而此
                      女的穿著,與顏水龍在文中所描述的達悟族女子服飾相同:『腰圍短裙,胸                                                   https://taifuten.com/oblect/%E7%B4%85%E9%A0%AD%E5%B6%BC%E5%B
                      部僅用一尺長的大紅布簡單遮住』。脖子上掛著『串起的黑色草籽之中,點                                                   0%91%E5%A5%B3/。
                      綴陶瓷做的白色襯衫鈕釦、大魚的牙齒、動物的獠牙,偶爾還有磨成四角形                                                   感謝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圖片使用,特此致謝!
                                                                                                                                       圖
                                                                                                                                     權
                                                                                                                                   授
                                                                                                                            化
                                                                                                                          文
                                                                                                                         波
                                                                                                                                  會
                                                                                                                                金
                                                                                                                              基
                                                                                                                                                    致
                                                                                                                                                  此
                                                                                                                                                       !
                                                                                                                                                     謝
                                                                                                                                                特
                                                                                                                                           使
                                                                                                                                         片
                                                                                                                                              ,
                                                                                                                                            用
                                                                                                              財
                                                                                                                團
                                                                                                          感
                                                                                                            謝
                                                                                                                     陳
                                                                                                                       澄
                                                                                                                 法
                                                                                                                   人
                      的貝殼』,手臂上則是『手工打造的白鐵皮製品,雖成鉛灰色光芒不太耀眼,                                                4     札洛,〈族際文化認知的兩種途徑:「客位」與「主位」視角—對《衛藏通
                      但整體裝飾十分均衡」。此畫當時陳列在西洋畫部第 7 展覽室,宮田彌太郎                                                 志》與《德西德里西藏行記》中有關藏族天葬習記述的比較研究〉,《族際
                      評論此畫『色調明快」,並指出『顏水龍描寫的蕃(原住民)女,往後彎曲                                                   認知—文獻中的他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年 8 月,第一
                      的脚,給人延伸了約 1 丁遠的錯覺』,1 丁約 109 公尺。此言意即畫家利用                                             版),第 260-261、276 頁。
                      透視法,在有限的畫幅內拉長了畫中女子的身形比例。」上述文字取材自「名                                                5     本段文字援引、節錄自〈紅頭嶼の娘/紅頭嶼少女〉,「名單之後:臺府展史
                      單之後:臺府展史料庫」網站,瀏覽時間:2022 年 9 月 19 日,網站位址:                                            料庫」網站,瀏覽時間:2022 年 9 月 19 日,網站位址:https://taifuten.com/obl
                                                                                                          ect/%E7%B4%85%E9%A0%AD%E5%B6%BC%E5%B0%91%E5%A5%B3/。
                4                                                                                                                                                      5
                                                                                          ɨʹ
          ᚆᏉࣛ˿ʫࠫ"  JOEE
          ᚆᏉࣛ˿ʫࠫ"  JOEE                                                                   ɨʹ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