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279

| 第七章 不只是時令:拼板舟與蘭嶼其他日常




 撈 100、500、700、1,000 條飛魚,那個都是數量,不是一個直接  任何機動性的漁船不准進去。提到再加上拼板舟,這樣子的一個
 的關係。而這個船讓我在海上有尊嚴,我的雙手,我跟我兒子的雙  意涵在標章在上面,其實也是一種小農文化的這種推動。對於漁
 手,是我身體的力學,產生的美很寧靜。我抓回來在這邊曬飛魚給  業資源的管理,3 浬以外機動的商業捕撈,一個航次的採集量就是
 孩子們的母親看,是父子他們親手做的船,親手抓的飛魚,這樣的  蘭嶼一年的採集量,這樣資源當然不容易維持永續,所以在 3 海

 飛魚吃起來是甜美的,我們是在用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情感抓的  浬內,可能是關於原住民如何做文化傳承的一個保護。在 3 浬之
 飛魚。真正的美是在這邊,他傳遞了原初的勞動的生產技能與美  外的漁業管理,都發生過不同縣市過來這邊做漁業活動。3 浬以外
 學。                      的魚都捕撈完了,3 浬以內會有魚嗎?這個問題在這種高度洄游
                         性魚類來講更多,就像烏魚的也是一樣,只要跟你旁邊的鄰居,它
 (五)國家海洋研究院張至維:拼板舟的消失    們沒在管,我們都抓人家剩下來的,然後我們還被限制。它從過來
                         的時候先被攔掉。
 現在蘭嶼捕捉飛魚,不是用拼板舟為大宗了,都是機動船。那
 機動船每次出去就是一兩千條,已經不是「家計型」的漁業。   菲律賓巴丹島,一直到蘭嶼都在利用飛魚,大西洋加勒比海
                         也是。世界上面叫飛魚國度的,是巴貝多在加勒比海,也有跟鄰國
 貨幣交易型的商業行為,那魚源一定會枯竭。所以有沒有可
                         間的漁業管理的問題,因為魚不是只在那裡的。
 能,國家可以給它們設定這些飛魚,有拼版舟飛魚標籤,那它魚貨
                             標籤化拼板舟、飛魚是一種消費端意識的調整。每年吃的飛
 的價格,以及魚獲的量都不必去管制它,因為一艘拼板舟,也就是
                         魚就這麼多的量,其實捕捉的量,也會從消費端來思考。越多人去
 一兩百條,又可以協助達悟族人拼板舟的複振。現在拼板舟幾乎
 是沒人在做,主要也沒有這個需求。        消費機械機動船捕捉的飛魚,那拼板舟飛魚就會消失。飛魚消失,
                         拼板舟之後也會消失。
 達悟族的特殊存在,其實拼板舟跟飛魚是一個非常大的(關
 鍵)。當飛魚過度捕撈,拼板舟消失,它就綠島化了。所以國家海
 洋研究院也可以從這個角度高呼,硨磲貝是一個保育,其實拼板
 舟跟飛魚結合也是一種保育。
 蘭嶼作為永續概念,過去東華大學在推動蘭嶼成為永續島從

 各個面向來做。那當然現在綠島也有團隊已經在做了,也都是要
 把蘭嶼、綠島變成永續島。其實蘭嶼的漁法,主要是跟著飛魚跟鬼
 頭刀,主要也分成白天跟晚上的漁業。傳統晚上的漁業,是在拼板
 舟前面用點火焚寄網。之後為了更多的漁獲,開始改用流刺網。拼
 板舟專用的標章,在漁業署管制中,在蘭嶼的 3 浬之內,禁止任
 何有機動形式的船舶進去。                        圖表 63:東清灣的灘頭上的拼板舟
                                     (攝影:蘇嘉宏。2022 年 4 月)
 這是比較新的規矩,所以其實法規做了調整,調整在 3 浬內,
 248                                                                              249





                                                                                          ɨʹ
          ᚆᏉࣛ˿ʫࠫ"  JOEE                                                                   ɨʹ
          ᚆᏉࣛ˿ʫࠫ"  JOEE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