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5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245
| 第六章 蘭嶼時令:達悟族的「文化憲法」與歲時祭儀
在未插上芋苗之前,田裡之水是一片汪洋似的,即 Somilasilaw, 得不償失。
其意是捕魚時只有汪洋大海,一條飛魚都沒有,水面極平靜, 10. 本月内禁止船員在自宅睡眠:一來怕影響魚貨的多寡(ikarahet
如何幻想有飛魚出現? no kapangangap);二來兼又涉到個人生命的安危(ipatak o
3. 未沾上竹筒血:背回到共宿屋(panlagan so vahai)82的飛魚和 inawan)。最後,是為了要團體行動一致。
其他大魚,一定要沾上竹筒血方能享用它,否則家裡沒有竹筒 11. 祝福自己和團體得好運:招飛魚祭後,即首次出海捕飛魚。這
血,不可做任何飛魚祭的儀式,是不能食用的,猶如類似於熱 時剛推到海面的船划出港澳後,約 50 多公尺,每位船員拿著
帶魚隨隨便便的處理,違背了處理飛魚的法則,因為它們是祖 雞的羽毛在自身前晃動幾下,口中念念有詞的祝福自己等,丟
父神(Akai do to)的魚,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棄後,繼續划船到漁場。
4. 避邪的十字架:十人划的船首次出海捕飛魚,如捕到一條或二、 12. 禁止在經過墓地和骯髒地方彼此談話,以免招來鬼魂上船。另
83
三條以上,回航將船拉到原位置的灘頭上,離開之前,每位船 外如有怪味道(mala ehahangsi) ,由船尾將火把衝撞於周圍
員拿一小截的蘆葦做成十字架,插上於個人槳架上。其意有二, 船舷,然後遞給前面的船員,依序類推到船頭,該船員將火把
表示有捕到飛魚。另外,是禁止鬼魂靠近,以免被觸摸 向周圍驅魔的動作後,將剩餘火把丟棄於海中,頓時再也聞不
(pinapinanan),人誤食會肚子痛或其他不良的反應產生。 到鬼味,且又恢復捕漁的好運。
5. 禁止港澳一帶扔石頭、垂釣:這種行為被稱為 makahbo so 13. 晚上歸航禁止洗澡,只能以剩餘的火把在船屋(kamaligan)點
among,不易捕捉飛魚。 火取暖。身上的海水乾後,將腿上的沙子打掉,即回共宿屋。
6. 禁止他人串門子(jimanahan do panlaganda):招飛魚季早晨約 然後回家轉告妻子有無捕到飛魚。吃點心後,不洗淡水,就往
5 點多鐘,領祭船的船員將個人槳栓好後,幫船長架 mizazacyt 共宿屋去睡。就寢前將身上濕的衣物換掉,穿上乾的衣物。次
(圍籬),並豎立曬魚架的柱子。圍籬是防止不是船員的眷屬 日早上再洗淡水,衣物再以淡水沖洗曬乾,到了晚上又穿那件
來串門子,尤其是有身孕和接生婆者(karyo mananod so inawan) 衣物,準備出海。
更不受歡迎,以免影響捕撈的運氣(ikaraht no kapangangap)。 14. 禁止在海上大聲嚷嚷或指指點點,鬼魂會覺得在呼叫他們或指
7. 嚴禁婦女觸摸男性捕魚、釣魚的漁具,免得手氣很差。 他們上來,影響捕飛魚的收穫。如果船員看見飛魚游過來,即
8. 禁止食用已過夜的食物(jyangan so pinaramwayakanen),猶如 輕聲向職司捕魚者說:「有飛魚過來請注意。」(alaka yamipai)
miramramwai,意含為屍體超過一、二天之意,也是指在野外意 84捕魚者聽到即轉身準備就緒,只等飛魚落網!
外的死亡,不易發現之意。 15. 本月分內禁止將飛魚、大魚等帶回家,將捕到的飛魚在共宿屋
9. 在飛魚季中,禁止使用毒辣的語言去詛咒別人,免得惹火燒身, 裡一起享用,謂全體人員(manoyotoyon)祝福自己、全家大小
82 另有拼為 panlagan so vahey。見謝永泉撰文,《達悟族海洋文化叢書 3 Mey
vanwa:招飛魚祭文化》(臺東:臺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2012 83 學術顧問指出另有 maraherahet angsi 之稱法。
年 12 月),第 11 頁。 84 學術顧問指出另有 alakay a mipai 之稱法。
214 215
ɨʹ
ᚆᏉࣛ˿ʫࠫ" JOEE ɨʹ
ᚆᏉࣛ˿ʫࠫ"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