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149
| 第五章 達悟族的社會
「先實踐再來說」—這樣的一個身體力行的生活哲學,我覺得很
第二節 社會與家庭:
好。他們比較屬於謙虛內斂,而不是說很會講大話;我是覺得這樣
的價值觀是蠻好的,以閩南話來講不要「空嘴薄舌」,真的要實際 基於性別分工的「漁農分業」生產關係
去履行、去踐行,這是我在蘭嶼實際上體會到的價值觀跟生活哲學。
一、「男女分工」以環島公路為界?
環島公路改變了達悟族各部落之間的各種距離,以前必須在
礁岩上踏浪而行,或是划著拼板舟才能到的地方,現在則是輕易
地就能步行或乘用交通工具到達。部落之間的通婚,變得更加普
遍。部落之間的關係,從過去「部落聯盟」轉而逐漸朝向更加緊
密的「一個民族」方向繼續深化中。
以環島公路為界線,海的那一邊是男人的(捕魚、伐木造舟),
山的這一邊是女人的(種芋頭)。但是海的那一邊女人也去做潮
間帶的採集,山的這一邊男人也去開墾芋頭田,也要建屋;女人
則是做芋頭田的種植、維護,也要紡織裁衣。這不是男女平等或
不平等的問題,而是為了適應生活環境而產生的一種基於性別而
分工的「漁農分業」之生產關係。
若是將環島公路改成傳統隨季節變換而潮汐漲退不定的潮
水線為界,更可以概括達悟族的「男女分工」的界線。
「性別分工」也表現在食物的生產方面,達悟人的食物大致
分成兩大範疇,也就是「主食」(飯,kanen)和「副食」(菜,
yakan)。達悟人不以米飯為主食,這當然是受限於當地的自然條
件,蘭嶼的日常飲食以現採的芋頭、番薯(飯)和大海這個冰箱
隨時取用的新鮮魚貝類(菜)為主。「男人『找菜』、女人『造
飯』」的「飯菜分工」,也是一種「性別分工」。由於在達悟族
118 119
ɨʹ
ᚆᏉࣛ˿ʫࠫ" JOEE
ᚆᏉࣛ˿ʫࠫ" JOEE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