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114

蘭嶼時令  ༺ࢻૄऎݱ˖ʷٙෂו




                    頻繁的互動關係,可能在「婚姻與移民」所導致「婚嫁男女性別                                                            島的人說:「你們不要再來了!」

                    失衡」、「以物易物交易互賴與經濟失衡」、「土地和環境資源                                                                可是達悟的人最後還是去了一趟,他們就住在某個島嶼,巴
                                                                                                            丹島外海的某個島嶼;(到達之際)巴丹島人就用繩子去繫好他們
                    稀缺限制」等,同一族群內部的雙邊關係惡化、中斷,加上兩地
                                                                                                            的船,也就是說巴丹島人在設計達悟的人,引入他們再進來做交
                    異朝換代政經情勢變遷,最終各自「在地化」發展出兩地今日不
                                                                                                            易。雖然,前面曾經發生不愉快,但希望最後一次再努力去做交
                    同的特色。
                                                                                                            易,因為他們希望得到牛皮盔甲、盾牌,因為蘭嶼島的人會械鬥,
                                                                                                            所以他們更希望得到。後來達悟的人覺得有問題,不願意下船跟
                    二、蘭嶼與巴丹島和島內部落之間遷徙的傳說                                                                    他們交易,他們就讓島上的婦女在沙灘裸體跳舞來吸引達悟的人。

                                                                                                            後來是因為菲律賓人要設計他們進來做交易,可是他們覺得菲律
                   (一)漁人部落謝加水:巨人 Syapen Midozi 在蘭嶼、巴丹                                                       賓人很詐;所以那些裸體跳舞的女孩子們沒有辦法引誘他們,於

                          島間航海跟貿易的故事                                                                        是就叫村民下去把他們的船偷上來。可是 Syapen Midozi 是一個孔
                                                                                                            武有力的巨人,反而把巴丹島人的船弄翻弄沉,把那些菲律賓人
                        漁人部落耆老謝加水介紹了「巨人在蘭嶼、巴丹島間航海跟                                                          一個一個從船上丟出去。
                    貿易的故事」,這個人物和這一則關於蘭嶼與巴丹之間歷史糾紛                                                                Syapen Midozi 在巴丹島還有一個「朋友」,也一樣是個巨人;
                    的故事,應該是雙方停止往來的原因。他說:                                                                    他們上岸了以後,就開始做一個競賽,那個菲律賓的人叫做 Si

                                                                                                            Vagagn(人名)。然後,菲律賓的 Si Vagagn 就設計說,有一個很
                             Syapen Midozi(有時候會發音成 Syapen Mizidio、Siyapen                                   大的牛,如果他們當地的人先勾住牛角,抓到牛的時候,就算獲
                         Mituzid,人名)是達悟傳說中的史詩級英雄人物、高大的巨人。                                                   勝,於是要求讓他一個人跟大牛作戰。然後,他一個人跟牛拉扯,

                         在召集全島的人造船之前,基本上已經獨力去巴丹島做過交易、                                                       這個 Syapen Midozi 因為他很魁梧,他一拉,就把那個牛摔倒了,
                         貿易了。                                                                               然後就叫菲律賓的人去殺牛,也就是說菲律賓的 Si Vagagn 輸了。

                             他的大船做好的時候,船的中央是一個很大的爐灶煮飯的。                                                         另一個競賽故事:我們部落有人在蓋房子,所以我們要去山
                         他召集了全島的人馬,差不多 80 個人。島上的人願意和他航海到                                                    上採竹子,可是他們到了山上,菲律賓的 Si Vagagn 說,這個就是
                         巴丹島,是因為他有一個打架的盾甲;械鬥的時候他可以用這個                                                       我們要砍的,他說,我們怎麼沒有鐮刀、斧頭,沒有這個,我們用
                         牛皮製成的盾甲來抵擋,族人願意陪同航海做一點交易,是因為                                                       拔的就好了嗎?後來菲律賓的 Si Vagagn 就跟 Syapen Midozi 說:
                         有牛皮的盾甲可以擋。因為蘭嶼島上沒有產牛皮,所以那八十個                                                       你在這邊,我去上個廁所!Syapen Midozi 自然說:好!但是,那

                         人才願意陪同他到菲律賓做貿易。島上的人做的盾牌是用藤盔、                                                       個菲律賓人去上廁所(只是個藉口),Syapen Midozi 等了很久,
                         藤甲,然後用這些去交換更大的盾牌、械鬥的盾牌。                                                            心想,到底在幹什麼,他有一點生氣;就拉竹子的尾端,一個人拔

                             他們最後一次去交易的時候,因為有發生一點小摩擦,巴丹                                                     起那一坨的竹子,這就是在說他孔武有力的意思,這是菲律賓人

                84                                                                                                                                                    85





          ᚆᏉࣛ˿ʫࠫ"  JOEE                                                                   ɨʹ
          ᚆᏉࣛ˿ʫࠫ"  JOEE
                                                                                          ɨʹ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