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111
| 第四章 「達悟」族,還是「雅美」族?
第三節 達悟族的島際與島內徙移 與此同時,臧振華院士亦指出:「蘭嶼與菲律賓巴丹島距離
相近,而且居住在蘭嶼島上的雅美(達悟)人與居住在巴丹島上
的伊巴丹人,無論在語言和若干文化特徵上,都有甚為相似之處,
一、黑潮來去:達悟與巴丹群島間的歷史遷移
加上在達悟族部落的始祖傳說中,有涉及菲律賓巴丹島者,所以
蘭嶼與菲律賓的巴丹群島,特別是該群島中北方的伊特巴亞 長久以來,語言學者、人類學者和考古學者大都認為兩者之間有
42
密切的歷史關係。」
特島(Itbayat),該島附屬小島中之最北的是雅美島(Yami),
兩地居民有相似度 60%的語言;巴丹群島的口述神話傳說中,伊 「歷史關係」是說從歷史文獻、文化記憶、神話傳說,都顯
巴丹人(Ivatan)可能因海嘯而遷徙到蘭嶼,達悟族有關於此的口 示兩地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但是,儘管兩地之間可以肯定
述歷史或是神話傳說中,同時流傳祖先來自巴丹和大洪水的記 的是在歷史上「互有往來」,我們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從「考古
憶。 證據發現,臺灣、蘭嶼、巴丹與呂宋之間人群流動的過程,可能
根據考古學與語言學的理論,認為臺灣是南島語族的故鄉, 並非單一路徑就能釐清的,詳細的情況應比想像中還要複雜許
南島語族的擴散是由臺灣,經由蘭嶼、菲律賓的巴丹島,到達菲 多,而蘭嶼目前六個部落的人群分布現況,應該就是歷經多次移
43
律賓,再由東南亞島嶼遷往大洋洲。然而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達 動的結果。」 而且是「昔時蘭嶼與南方島群的交往互動,並不僅
悟族人與巴丹島人雖然在語言與文化上要較達悟族人與臺灣原 侷限於單一部落,而應該是各部落皆有參與且各自分頭接觸的景
44
住民相似,可是在遺傳上,達悟族人卻與臺灣原住民相近。 況。」
41
1991 年 7 月 24 日蘭恩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林茂安到菲律賓巴
41 林媽利、陸中衡,〈雅美族啟示錄:海洋子民與台灣人共勉〉,《自由時報(亦 丹島做文化交流的訪問。董森永牧師依據林茂安寫的「臺灣蘭嶼
由評論網)》,2011 年 02 月 28 日,下載時間:2022 年 8 月 24 日,資料位 及菲律賓巴丹島互動發展之我見」的報告書裡,收錄到他所著之
址: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472189。何以如此?作者的解釋是:「以
往我們常用大陸的觀點來了解族群:陸地再大、再遠,總還可以走得到,鄰
近族群之間通婚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因此,語言與文化跟遺傳之間比較會有
相關性的性質存在。然而像雅美族居住在蘭嶼,黑潮的影響使得他們返回台 42 臧振華,〈保存蘭嶼地下史料的重要性:一個學術的觀點〉,《2002 臺北市原
灣故土的機會非常難得,他們只能往前衝,面對浩瀚的太平洋,與來自不同 住民文化祭系列活動—南島民族世紀首航暨海洋文化國際論壇論文集》(南
島嶼的人群交易,發展出迥異於其他台灣原住民的南島語—馬來亞波里尼西 投:財團法人臺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2002 年),第 127 頁。
亞南島語。」,「就像其他居住在台灣的原住民,他們的血緣來自東南亞大陸、 43 楊政賢,〈島、國之間的「族群」:臺灣蘭嶼 Tao 與菲律賓巴丹島 Ivatan 的口
東南亞島嶼地區。但是海洋的隔離,使得他們拋下原來土地給他們的侷限。 傳歷史〉,《Journal of Austronesian Studies》,第 3(1)期,2012 年 6 月,第
海洋的挑戰雖然艱鉅,卻更自由、遼闊。這道理,對於我們這兩千三百萬居 31 頁。
住在台灣的民眾也一樣適用吧!」 44 同前註。
80 81
ɨʹ
ᚆᏉࣛ˿ʫࠫ" JOEE
ᚆᏉࣛ˿ʫࠫ" JOEE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