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智慧海洋 科研躍進
P. 49
8 樓際會廳 - 第十二場次 -1
洋流能測試場高解析度非結構網格之波流耦合模式成果
8F 際會廳-第十二場次-1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洋流能測試場高解析度非結構網格之波流耦合模式成果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李忠潘教授
報告人:國立中山大學 于嘉順助理教授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李忠潘教授
臺灣地形變化複雜,進行周遭海域海流之模擬須以三維海流模式為主要
報告人:國立中山大學 于嘉順助理教授
工具,本計畫採用 SCHISM (Zhang et al., 2016) 非結構式水平網格及 LSC2
臺灣地形變化複雜,進行周遭海域海流之模擬須以三維海流模式為主要工具,本計畫採用
垂直向網格設計,可解析近岸複雜岸線地形,並以半隱式法解析可加大時間
2
SCHISM (Zhang et al., 2016)非結構式水平網格及LSC 垂直向網格設計,可解析近岸複雜岸
步長及提高運算效率,模式可同步進行波浪與海流耦合計算,提供高解析度
線地形,並以半隱式法解析可加大時間步長及提高運算效率,模式可同步進行波浪與海流耦合
的時間與空間波流耦合長期模擬計算,進一步提供工程規劃之參考。
計算,提供高解析度的時間與空間波流耦合長期模擬計算,進一步提供工程規劃之參考。
東北季風盛行時期(秋冬)平均波高上升約為 2 至 3 公尺;颱風盛行時
東北季風盛行時期(秋冬)平均波高上升約為 2 至 3 公尺;颱風盛行時期(夏秋)最大
期(夏秋)最大波高上升,最大波高可達 13.7 公尺,明顯高於其他季節,夏
波高上升,最大波高可達 13.7 公尺,明顯高於其他季節,夏季容易發生週期較長的波浪,故
季容易發生週期較長的波浪,故須留意颱風季節所帶來的長浪對於洋流能相
須留意颱風季節所帶來的長浪對於洋流能相關設備的影響,而由季節平均波高圖可觀察到綠島
關設備的影響,而由季節平均波高圖可觀察到綠島對波浪產生屏蔽的影響。
對波浪產生屏蔽的影響。
海表面流場模擬結果顯示最強流速都發生在 6 月及 7 月,而最高流速約
海表面流場模擬結果顯示最強流速都發生在 6 月及 7 月,而最高流速約為每秒 1 至 1.1
為每秒 1 至 1.1 公尺,平均流速最低約為每秒 0.6 至 0.7 公尺,夏季的流速
公尺,平均流速最低約為每秒 0.6 至 0.7 公尺,夏季的流速分量南北向都遠高於東西向分量,
分量南北向都遠高於東西向分量,但在冬季則分量較接近,符合冬季因東北
但在冬季則分量較接近,符合冬季因東北季風造成黑潮遠離近岸的現象。
季風造成黑潮遠離近岸的現象。
海流極值發生於近 25 年最大颱風為 2016 年的莫蘭蒂颱風,發生於最適海域 B 區中,模
海流極值發生於近 25 年最大颱風為 2016 年的莫蘭蒂颱風,發生於最適
式計算海表面流速約為每秒 3.5 公尺, A 區在四種颱風路徑下都在每秒 2 公尺以上的流速,
海域 B 區中,模式計算海表面流速約為每秒 3.5 公尺, A 區在四種颱風路徑
表示 A 區易對於這四種颱風皆有較高的流速產生,而 B 與 C 區應留意類似莫蘭蒂颱風路徑所
下都在每秒 2 公尺以上的流速,表示 A 區易對於這四種颱風皆有較高的流速
產生,而 B 與 C 區應留意類似莫蘭蒂颱風路徑所產生較強流速造成的影響。
產生較強流速造成的影響。
2016 年莫蘭蒂颱風路徑 洋流能測試場域波浪與流場季平均圖
2016 年莫蘭蒂颱風路徑 洋流能測試場域波浪與流場季平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