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智慧海洋 科研躍進
P. 52
8F 際會廳-第十二場次-4
8 樓際會廳 - 第十二場次 -4
以歐洲實海域測試場發展經驗思考我國未來測試場域之規劃
以歐洲實海域測試場發展經驗思考我國未來測試場域之規劃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李忠潘教授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李忠潘教授
報告人: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戴志言副研究員
報告人: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戴志言副研究員
本研究借鑒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之經驗,建置測試場域除需充分掌握海域天然基
本資料外,場域內的測試配套,如測試配套設備、電力上岸連結,以及鄰近港埠之基礎設施,
本研究借鑒歐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之經驗,建置測試場域除需充分掌握海域天然
如港埠聯外交通網絡、電力上岸後之接收設備等也有必要一併進行規劃。實海域測試場域除需
基本資料外,場域內的測試配套,如測試配套設備、電力上岸連結,以及鄰近港埠之基礎
具備良好的天然海象條件外,測試場周邊及陸域環境所需具備的基礎電力設施及通訊設備也需
設施,如港埠聯外交通網絡、電力上岸後之接收設備等也有必要一併進行規劃。實海域測
試場域除需具備良好的天然海象條件外,測試場周邊及陸域環境所需具備的基礎電力設施
建置完善,以積累足夠的誘因吸引國際海洋能源相關製造商不遠千里來台灣進行測試的意願。
及通訊設備也需建置完善,以積累足夠的誘因吸引國際海洋能源相關製造商不遠千里來台
電力設備之建置普遍所費不貲,因此可考慮由公部門主導,與既有的海纜或傳輸線路進行串聯,
灣進行測試的意願。電力設備之建置普遍所費不貲,因此可考慮由公部門主導,與既有的
並先行就與陸域電網連接之模式進行規劃與設計;待測試場域之營運形成規模,並有其需求時,
海纜或傳輸線路進行串聯,並先行就與陸域電網連接之模式進行規劃與設計;待測試場域
再行考量新設電纜與併聯線路。
之營運形成規模,並有其需求時,再行考量新設電纜與併聯線路。
目前,在海洋能源領域,標準多針對技術相對成熟的波浪能及潮汐能進行規範,其他尚有
目前,在海洋能源領域,標準多針對技術相對成熟的波浪能及潮汐能進行規範,其他
如對工作船之設計與作業流程,以及相關的環境評估有具體的公認標準,但在實海域測試方面
尚有如對工作船之設計與作業流程,以及相關的環境評估有具體的公認標準,但在實海域
則尚未具備完整的國際測試標準體系,電力系統則另有國際標準組織負責規劃。在與國際標準
測試方面則尚未具備完整的國際測試標準體系,電力系統則另有國際標準組織負責規劃。
對接方面,或可參考國際上現有規範及環境評估相關指導文件,研擬適合我國海域環境的測試
在與國際標準對接方面,或可參考國際上現有規範及環境評估相關指導文件,研擬適合我
流程與驗證機制。電力併網部分則需考量各國電力產業規劃與電力營運商的標準規範。多數海
國海域環境的測試流程與驗證機制。電力併網部分則需考量各國電力產業規劃與電力營運
洋能測試僅就發電系統之測試主要為確認可否達成宣稱之性能目標,確認發電與併網模式在還
商的標準規範。多數海洋能測試僅就發電系統之測試主要為確認可否達成宣稱之性能目標,
需符合各地電力營運商之需求。因此,建議我國及早建議實海域測試場之營運模式、發展策略
確認發電與併網模式在還需符合各地電力營運商之需求。因此,建議我國及早建議實海域
測試場之營運模式、發展策略及管理機制。營運模式之差異涉及成本規劃與資本投資、營
及管理機制。營運模式之差異涉及成本規劃與資本投資、營運成本等規劃,宜針對不同營運模
運成本等規劃,宜針對不同營運模式對於海洋發電測試場之影響性投注長期研究資源。
式對於海洋發電測試場之影響性投注長期研究資源。
我國測試場建置之設想
我國測試場建置之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