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智慧海洋 科研躍進
P. 24
8F 華立廳-第五場次-4
8F 華立廳-第五場次-4
8 樓華立廳 - 第五場次 -4
8F
8F 華立廳-第五場次-4 華立廳-第五場次-4
屏東西南海域水文測站操作維護
屏東西南海域水文測站操作維護
屏東西南海域水文測站操作維護
屏東西南海域水文測站操作維護
屏東西南海域水文測站操作維護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合作研究
合作研究單位:國立中山大學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許弘莒副教授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許弘莒副教授
計畫主持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許弘莒副教授 人:國立中山大學 許弘莒副教授
計畫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 許弘莒副教授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卓訓杰副研究員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卓訓杰副研究員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卓訓杰副研究員 國家海洋研究院 卓訓杰副研究員
報告人:
報告人:國家海洋研究院 卓訓杰副研究員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長期蒐集屏東縣西南海域之水文環境基礎資訊,於 108 年在屏東車城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長期蒐集屏東縣西南海域之水文環境基礎資訊,於 108 年在屏東車城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長期蒐集屏東縣西南海域之水文環境基礎資訊,於 108 年在屏東車城108 年在屏東車城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長期蒐集屏東縣西南海域之水文環境基礎資訊,於
國家海洋研究院為長期蒐集屏東縣西南海域之水文環境基礎資訊,於
108 年在屏東車城外海設置一處即時水文測站,進行波潮流與濁度等資料調查
外海設置一處即時水文測站,進行波潮流與濁度等資料調查作業。
外海設置一處即時水文測站,進行波潮流與濁度等資料調查作業。
外海設置一處即時水文測站,進行波潮流與濁度等資料調查作業。
外海設置一處即時水文測站,進行波潮流與濁度等資料調查作業。
作業。
長期水文測站-AWAC 波潮流觀測系統
長期水文測站-AWAC 波潮流觀測系統
長期水文
長期水文測站-AWAC 波潮流觀測系統 測站-AWAC 波潮流觀測系統
長期水文測站 -AWAC 波潮流觀測系統
利用底碇式之即時波潮流觀測系統(AWAC),以及定期回收之自記式濁度計,掌握屏東西
利用底碇式之即時波潮流觀測系統(AWAC),以及定期回收之自記式濁度計,掌握屏東西
利用
利用底碇式之即時波潮流觀測系統(AWAC),以及定期回收之自記式濁度計,掌握屏東西底碇式之即時波潮流觀測系統(AWAC),以及定期回收之自記式濁度計,掌握屏東西
利用底碇式之即時波潮流觀測系統 (AWAC),以及定期回收之自記式濁度
計,掌握屏東西南海域之海象變化狀況,並進行相關資料分析作業。根據分 0~35
南海域之海象變化狀況,並進行相關資料分析作業。根據分析計畫區海流流速主要分佈於
南海域之海象變化狀況,並進行相關資料分析作業。根據分析計畫區海流流速主要分佈於 0~35
南海域之海象變化狀況
南海域之海象變化狀況,並進行相關資料分析作業。根據分析計畫區海流流速主要分佈於 0~35 ,並進行相關資料分析作業。根據分析計畫區海流流速主要分佈於 0~35
析計畫區海流流速主要分佈於 0~35 cm/sec,主要流向 ( 去向 ) 以沿岸方向之
cm/sec,主要流向(去向)以沿岸方向之 S~SW 為主,示性波高主要分佈於 0.2~2.0m 之間,
cm/sec,主要流向(去向)以沿岸方向之 S~SW 為主,示性波高主要分佈於 0.2~2.0m 之間,
cm/sec,主要流向(去向)以沿岸方向之 S~SW 為主,示性波高主要分佈於 0.2~2.0mS~SW 為主,示性波高主要分佈於 0.2~2.0m 之間,
S~SW 為主,示性波高主要分佈於 0.2~2.0m 之間,主要波向 ( 來向 ) 則以向岸 之間,cm/sec,主要流向(去向)以沿岸方向之
方向之 WSW~NW) 為主,週期主要分佈於 3~7 秒之間。
主要波向(來向)則以向岸方向之 WSW~NW)為主,週期主要分佈於 3~7 秒之間。
主要波向(來向)則以向岸方向之 WSW~NW)為主,週期主要分佈於 3~7 秒之間。
主要波向(來向)則以向岸方向之 WSW~NW)為主,週期主要分佈於 3~7 秒之間。 (來向)則以向岸方向之 WSW~NW)為主,週期主要分佈於 3~7 秒之間。
主要波向
西南水文測站
西南水文測站
西南水文測站 測站
西南水文
西南水文測站
系統建置架構
系統建置架構
系統建置
系統建置架構 架構
系統建置架構
2020 年第三季
2020 年第三季
2020 年第三季
202
2020 年第三季 0 年第三季
觀測資料時序列及波浪玫瑰圖
觀測資料時序列及波浪玫瑰圖
觀測資料時序列及波浪玫瑰圖
觀測資料時序列及波浪玫瑰圖 時序列及波浪玫瑰圖
觀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