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67

| 第二章 蘭嶼島的形成與特殊地形




                               第二節  蘭嶼的特殊地形
 蘭嶼魚類的多樣性,自然應從整個海洋棲地的環境多樣性來

 談起,蘭嶼本身是一個珊瑚礁島嶼,週邊主要就是珊瑚礁和礁岩
                    一、蘭嶼的奇岩與命名
 的地形;在東清灣跟八代灣,也就是在蘭嶼東、西兩側比較向內凹
 陷的地方,是沙岸和沙灘的地形,整體的魚類多樣性,在整個蘭嶼
                        蘭嶼是個十分典型且相當年輕的火山島嶼,周圍大多被珊瑚
 週邊,有珊瑚礁、礁岩性、沙灘沙岸魚類,加上蘭嶼位在黑潮的主
 流上,所以隨著黑潮來的洄游性魚類也是占了多數,整個蘭嶼魚  礁所環繞。圍繞蘭嶼的海岸,排列著大大小小的礁岩,是蘭嶼各
 類,有記錄超過 600 種左右。飛魚這個類群在臺灣 3,000 多種魚類  部落傳統領域的地標,居民對幾十公尺不遠距離的每一塊礁岩都
 裡有 25 種,相對於全世界飛魚種類的 52 種,是 50%的比重,那  給予名稱,以供捕魚辨識彼此的界線,這也是觀光客所熟知的環

 這 25 種飛魚,在臺灣東部都可以看到,飛魚分布地點並不一致,  島多處的奇岩。
 但臺灣東部主要是飛魚分布的地點。
                        沈淑敏介紹「蘭嶼的奇岩」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安山岩,
                    另一個是火山角礫岩。我們在蘭嶼的達悟朋友,本身就有很多地

                    名,這個地名,遠比漢人給它的名字更細膩,我們很期待能有一
                    個「更有達悟族主體性的地圖」。她說:


                             蘭嶼的海邊有很多孤立的岩石,我們一般人就是取它的形象,
                         但我覺得更有趣的還有另外一個面向,可以來思考,就是他們共
                         分為兩類,一個是安山岩,另一個是火山角礫岩。火山角礫岩,是
                         大大小小的石塊膠結在一起,就是火山噴發的時候,可能底下都
                         是岩漿,冷卻後就叫熔岩,我們叫做「lava(拉丁語系意為「摔下」)。
                         那如果說它還沒有噴出就凝結,但因為噴發猛烈把它炸掉了,那

                         它就變成大大小小的岩塊,但噴出之後,落到地上它又會膠結。這
                         個就是火山角礫岩,所以它會大小混雜,你如果近距離去看雙獅
 圖表  17:國家海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主任張至維博士
 (訪談錄影截圖)                岩,就會看到有些凸起比較大的石頭,凸一塊凹一塊等等,但是它
                         很可能原來就是在噴發時形成的,直接火堆積,堆積成岩還很熱
                         的時候,沒有水的作用。
                             所謂玉女岩,看起來應該是一個海蝕洞。臺灣各地都有很多


 36                                                                                37





                                                                                          ɨʹ
          ᚆᏉࣛ˿ʫࠫ"  JOEE                                                                   ɨʹ
          ᚆᏉࣛ˿ʫࠫ"  JOEE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