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2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192
蘭嶼時令 ༺ࢻૄऎݱ˖ʷٙෂו
鬼頭刀是吃飛魚的,在臺灣一些漁港的魚季,飛魚季後就是 人(男)、竹人(女)的降生,天神(祖父)把他們降生在這個
鬼頭刀季,鬼頭刀季後還有旗魚季,可以看出食物鏈大吃小的概 太平洋上的小島;祖父還將各種動植物都取了名字,並且從五孔
念。大型的旗魚是這樣,當然鬼頭刀本身可以長到快 1 公尺,當
洞那邊向「鬼(可能是更早於達悟族人並懂得用火的『蘭嶼原住
旗魚比它小時就也沒辦法吃掉它。
民』?)」學到用火。
飛魚洄游最北,臺灣就是到宜蘭那邊,那邊有草包漁業,用草
根據董森永牧師書寫的故事中,曾提到耆老李賜楊(Syman
席抓飛魚卵的漁業。以烏魚為例,在西邊烏魚是從北往南,在冬季
Poyopoyan)口述了一段關於飛魚季的神話。雖然故事主角和傳說
的冬至前後。臺灣東邊以飛魚為主,由南往北的方向在夏天,東邊
西邊都有特定洄游的魚類來。所以西邊叫烏魚,東邊的飛魚也有 前後之其他情節有些難以釐清、連結,但是這段神話傳說所提到
人叫飛烏,方向剛好相反,時間剛好不同。 的「飛魚種類」、「飛魚路線」、「舉火把或以何種魚為餌釣飛
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的洄游研究,據信飛魚是跟著黑潮一起上 魚或鬼頭刀」、「適合食用之性別年齡」、「曬乾或蒸煮的食用
來。那黑潮的起源,是從北赤道洋流這樣過來,經過菲律賓東邊再 方法」和「飛魚季中招魚祭、收藏季和終食祭等各種祭儀儀程」,
上來。所以為什麼跟菲律賓,特別是呂宋島那邊在做合作研究,因
甚至是「歲時工作的漁曆」等等,都是達悟族人至今所依循的生
為剛好順著它的洄游路徑這樣上來。
活文化。他所說的飛魚神話大意(關於飛魚種類部分)摘要如下:
(一)紅頭部落耆老施貞雄:關於飛魚的神話
黑鰭飛魚(這就是常聽人說的飛魚王」)把翅膀勾在礁石上,
69
蘭嶼最著名的「創生神話」傳說 ,大洪水九年以後,就是石 用人聽得懂的話說:「我們有好幾種,現在我要代表他們告訴你們
如何為我們舉行儀式,如何捕捉和處理我們。黑鰭飛魚是魚群中
69 趙元貞的研究:在人類的創生神話中,達悟人呈現相當多元的面貌,神造說、 數量最少的,但我們是最尊貴和體型最大的飛魚。白鰭飛魚的數
石竹生人、移民說分別代表了「海岸起源」、「高山起源」與「海外起源」。
量也很少,但牠們是我們魚群的先鋒,會最先到達蘭嶼島,你們會
她引述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所編的《海的記憶:臺灣原住民海洋
文化與藝術》其中的一段文字,認為這段文字很能清楚表述三者複雜的關係: 最先捕到牠們。你們可在黑夜用火把光照,牠們喜歡光,一照就會
「達悟族神話傳說「起源地」跨越了高山、海岸與海外起源說等三種類型的 游過來,那就可以撈捕牠們。紅鰭飛魚的數目最多。你們可在船上
多元性現象比阿美族更為複雜,可能是由於達悟族遷臺的年代也不甚久遠, 舉火把照亮牠們,牠們就會過來,一來就是好幾千萬條,你們可以
並且陸陸續續進入的時間先後有序,諸多部落多元並存,致使各個部落集體
記憶的多元性有顯著的差異。蘭嶼諸多起源地神話傳說多元並存、鑲崁複雜 盡量捕撈。斑鰭飛魚的數量比紅鰭飛魚少一點,但牠們的數量也
的現象,一方面反映出部落間不同文化因素之採借乃至傳播隨時都在進行,
另一方面,在神話傳說的論述缺乏長期互動影響之下,各個部落卻也保留了
相對較強勢的絕對論述正因如此,連在作為達悟人起源主要的代表型『石、 第 73-74 頁;本篇論文的第 67-68 頁還整理了蘭嶼六個部落關於「石、竹生
竹生人』中,其情節都還有很大的差異。」詳參閱趙元貞,〈試析蘭嶼達悟 人」神話,以「開端」、「石生、竹生人數、性別」、「石生、竹的生子方式」、
族創生神話的思維〉,《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 8 期(2009 / 12 / 31), 「生子的部位、數目、性別」、「結尾」作為比較項目,可以看出部落之間的
傳說有許多一致性,但也有前言不對後語的差異和矛盾。
162 163
ᚆᏉࣛ˿ʫࠫ" JOEE
ᚆᏉࣛ˿ʫࠫ" JOEE ɨʹ
ɨ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