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Marine Research
P. 76
結論:阿美族海祭的社會與生態的雙重性質
綜合以上 4 個部落的海祭儀式,縱海祭名稱與內涵不盡相同,但有幾個共同的特
色 , 只是在程度上強弱不一 。 這些特色包含 年齡組織與性別空間區隔的社會性意義。
:
在這個基礎上,4 個部落又有不太相同著重點,包含港口部落強調與生態環境間的聯
繫及陸地農業生計的連結,都歷部落強調海洋與陸地間作為生計環境的連續性與整合
性,而馬蘭部落則強調了親屬關係的再現與整合。
整體而言,這 4 個阿美族部落的海祭意義與內涵,直觀的角度可以見到海岸地區
的阿美族透過信仰與海洋連結成一個宇宙觀,但在儀式的展演上,又可以進一步再現
社會性與生態環境兩個層次,該兩層次的概念組成阿美族海祭信仰的核心。
換言之,祭典本身不只是一種信仰,還是對生態環境與社會關係的連結,亦隱含
有海岸地區阿美族人將海洋與陸地視為一個整體賴為生存的生態與環境知識體系,也
具有確認阿美族社會的性別與倫理的社會關係功能,形成一個整合文化性、社會性與
生態性的複雜海洋知識體系。而這一套互為關連的阿美族傳統海洋文化體系,在臺灣
強勢的漢人墾殖社會與當代的工商業發展趨勢下,仍能勉力地維持下去,可見其文化
的韌性。不過,該體系其實也面臨許多的危機,包含生計型態改變、主流教育系統中
對阿美族海洋文化的漠視、人口流動失衡、海洋生態與環境的變化、國家法制系統的
忽略、傳統漁獵生活的消失等危機,實值得主流社會進一步思考並學習如何傳承發揚
這一套海洋文化知識系統,為臺灣的海洋文化開一扇窗。
東海岸阿美族海祭的社會與生態意涵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