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Marine Research
P. 43
漁網繩索等漁業相關用具分別占了 40.1%和 31.3%,而塑膠瓶罐則占了 20.5%,為我
國海灘之主要廢棄物種類。值得一提的是,發泡材質具有顯著的區域特性,特別集中
於離島與臺灣本島的北海岸與西南海岸。在塑膠微粒的調查方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2020 年)發表去年九月間我國學者在東部海域調查的結果,分析結果顯示每 1000 公
噸的黑潮海水含有約 50 片 1 至 5 毫米大小的塑膠微粒,且隨著黑潮從臺東流至蘇澳
外海,塑膠微粒含量更增加 5 倍。
二十世紀中葉,塑膠的商業化大規模生產的出現,以及隨後的消耗量呈指數級增
長,到 2015 年估計達到 4.07 億公噸(Geyer et al., 2017),這也導致 2010 年有 480 萬至
1270 萬公噸的塑膠垃圾從陸地進入海洋,累計估計有 1.2 億噸(Jambeck et al., 2015 )。
塑膠占海洋廢棄物的大部分,是海洋廢棄物中最持久的部分,如 Cózar et al. (2015)分
析的海廢樣本中 88%由塑膠組成。在沒有全面規範海洋污染的國際法的情況下,1988
年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發佈了《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
(MARPOL Annex V2),以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海洋。但是其防治範圍僅限來自船舶的污
染,未能對陸源污染源進行管制。
測與溯 海廢的偵 源
整合海 洋廢棄物 統提案 監測系
圖 1 臺灣周遭海岸廢棄物快篩之分區海廢種類統計圖
2. 海洋廢棄物的追蹤
漂浮的海洋廢棄物是當今公認污染影響海洋環境最普遍的問題之一,而這類污染
物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日益嚴重(Gregory, 2009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研究都是針
對小顆粒粒子進行漂流模擬,然而不同形狀的海洋廢棄物在風和洋流的作用下於海洋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