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Marine Research
P. 34
二、台灣離岸風電發展概況
我國因應國際節能減碳風潮及非核家園政策,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其中又以太陽
光電與風力發電為主。然此二項能源受限於設置需較大面積土地,太陽光電設置已不
限於地面及屋頂,目前已發展到在水庫或埤塘等水面上設置;而風力發電在陸域上的
設置已趨近飽和的情況下,也漸朝向離岸風場發展 。與陸域風場相較,離岸風場不受
土地利用環境及風力發電設備大小的限制,且開闊的海域沒有遮蔽物,可提供更電力
的風能、 平穩且少亂流的風場環境 為陸域面積較少的海島型國帶來廣大的發電空間,
,
也是我國發展中重要的再生能源之一。
我國因應能源轉型及提高能源自主性政策,行政院 2012 年核定「千架海陸風力
機」計畫,在 「先開發陸域風場,續開發離岸風場」 原則下,規劃在 2025 年之前完成
3,000 MW 離岸風場設置、1,200 MW 陸域風場設置,在陸域及海域設置總計共 1,000
,
架以上風機 總裝置容量達 4,200 MW, 規劃在 2025 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能達到 20%。
2016 年 10 月 27 日我國首座示範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 2 座 4 MW 的風機正式
商轉,為我國離岸風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整個風場在 2019 年 11 月 12 日全面完工
啟動 總計 22 支風機 發電容量為 128 MW, 估計每年可提供約 13 萬家庭戶用電量。
,
,
其餘已核定的風場目前正興建中,將陸續於 2025 年前完工,可帶給台灣西部近海新
風貌。
台灣海洋 展之 能源發
現 展望 況與
圖 3 台灣核定風場之地理位置分佈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