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蘭嶼時令-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傳承
P. 58

蘭嶼時令  ༺ࢻૄऎݱ˖ʷٙෂו




                    第一節  蘭嶼是典型、年輕的火山島嶼                                                                      之下,形成了所謂的島弧。那沿著島弧有火山作用,當火山持續作
                                                                                                            用而露出海面,就形成我們看到島嶼,那最高的兩個點,就是綠島
                                                                                                            和蘭嶼。所以當我們今天到島上看到的火成岩,都是火山作用所
                    一、蘭嶼島的形成                                                                                造成的。

                                                                                                                這並非造山,它只有火山作用,造山要更大規模,因為它是相
                                                              2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博士 口述介紹了「蘭嶼                                                          對比較單純的板塊,兩邊都是。我們剛剛講的是歐亞板塊,但它是
                    島的形成」。根據多年來的研究,菲律賓海板塊,大約以每年 8                                                           歐亞板塊邊緣的南海板塊,那南海板塊的表層是海洋地殼,菲律

                    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方移動,在臺灣本島(歐亞板塊)進入碰撞,                                                           賓海板塊的表層也是海洋地殼,兩個海洋地殼的聚合,所以它的
                    而在南邊的呂宋(火山)弧則是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北邊                                                            作用沒有到造山的程度。造山是後來碰撞在臺灣島才造山,那兩

                    的碰撞就是大家都知道所謂的花東縱谷,花東縱谷就是兩個板塊                                                            個小島還不能(造山)。你可以廣義的說它是臺灣造山帶,但是那
                                                                                                            兩個島不是,它(們)只是島弧。
                    聚合的縫合線,這兩個板塊在相互彙聚的過程中,產生了綠島和
                                                                                                                根據幾十年來板塊聚合與碰撞的研究,菲律賓海板塊,大約
                    蘭嶼等一串島弧;島弧有火山作用,就形成最高的兩個點,就是
                                                                                                            以每年 8 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方移動,當然它的縫合線因為它在
                    綠島和蘭嶼。所以綠島和蘭嶼島上,看到都是火山作用所造成的
                                                                                                            臺灣本島進入碰撞。剛剛說在南邊的呂宋(火山)弧,比較偏南
                    火成岩。她說:                                                                                 邊,它是隱沒,就是歐亞板塊邊緣的南海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
                                                                                                            塊之下,但是北邊其實已進入碰撞階段,那碰撞呢?我們在陸地

                             大家都知道臺灣島的東南方,有兩個無法忽略的小島,北邊                                                     上都看得見,因為大家都知道所謂的花東縱谷,從花蓮到臺東之
                         就是綠島,南邊叫做蘭嶼。蘭嶼當然有好幾個名字,不過我們一般                                                      間,夾在中央山脈跟海岸山脈之間的這個花東縱谷,就被認為是
                         所謂的漢族觀點,就稱它為蘭嶼。這兩個島嶼出現在那裡,絕對不                                                      陸上兩個板塊聚合的縫合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提到,玉里大橋
                         是偶然,而是有科學研究的支持,是因為板塊之間的交互作用所                                                       上特別設置了板塊交界處的景點讓大家去拍照,是一個地球科學
                         造成的。                                                                               教育很棒的地點。
                             我們知道在臺灣島這一邊,是屬於歐亞大陸板塊,在東邊是                                                         所以,我們臺灣島在世界上來講,可說是在最近期的地質年

                         菲律賓海板塊,這兩個板塊在相互匯聚的過程中,產生了綠島和                                                       代裡,板塊非常活躍的地方,而且因為交通方便,世界的科學家都
                         蘭嶼。用專有名詞來談,就是兩個板塊聚合後在歐亞板塊最東邊,                                                      喜歡來這邊做研究。一方面是活躍就容易觀察到變化,另外一方
                         又有一個比較小的叫做南海板塊,南海板塊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                                                       面是交通方便很容易到達。

                    2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博士是英國倫敦大學(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地理學系博士,研究專長為
                     「地形學」、「自然災害」、「海岸與氾濫平原變遷」和「地理教育」等。

                28                                                                                                                                                    29





          ᚆᏉࣛ˿ʫࠫ"  JOEE                                                                   ɨʹ
                                                                                          ɨʹ
          ᚆᏉࣛ˿ʫࠫ"  JOEE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