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國家海洋研究院111年年終成果手冊-科研巡航.鏈結世界KeeP Going
P. 38

完善海洋基礎調查







            應用綠色循環技術減緩沿岸生態衝擊之研究


            合作研究單位: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 謝炎恭 助理研究員
                              中原大學 王琳麒 教授、王雅玢 教授、游勝傑 教授

                    臺灣沿岸海域長期遭受人類活動衝擊,其中養殖排放水嚴重影響海洋環境生態,也阻礙養殖業永續發展。
            臺灣養殖排放水未經有效去污處理,逕排放至周遭近岸海域,致使臺灣近岸海域成為水產養殖排放水匯集區,
            加劇沿岸海域優養化引發赤潮和水質劣化等海洋環境問題,因此本研究使用空氣間隙式 (AGMD) 系統進行水質

            淨化之研究。
                    本研究共採集 4 次石斑魚及虱目魚養殖排放水作為實驗標的,以前一年實驗結果為基礎,今年度團隊於
            AGMD 系統前新增砂濾裝置做為前處理單元,進行水樣初步處理,藉由調整進料液 pH 值、空氣間隔大小及進
            料液溫度來找尋最佳參數。

                    本研究最佳參數組合為進料溫度 70℃、酸鹼值為 5、空隙間隔為 0.6 mm,樣品 A、B、C 和 D 中的滲透
                                              2
            通量分別為 4.3、4.5、3.8 和 3.7 kg/m h;氨氮去除率分別為 44.1、56.4、72.3 和 70.9%;COD 去除率分別為
            80.7、92.8、87.2 和 93.5%;SS 去除率分別為 94.6、99.0、78.5 和 98.1%;所有樣品之磷酸鹽去除效率均高於
            99%。

                    此外團隊使用 MFC@La(OH) 3  NPs 進行濃排液處理,能夠有效地藉由 MFC@La(OH)3 吸附劑吸附海水養殖
                                                                                                                                   圖 2、實驗裝置 -AGMD 裝置
            廢水中的磷酸鹽。
                    最後,將實驗中所得之相關數據以最佳參數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經計算粗估得到每天處理 2,700CMD 之水
                                                             3
            量虱目魚及石斑魚之產水成本分別為 30.7 及 36.6 元 /m ;此外,以 A 樣品評估每天處理 2,700CMD 之水量,
            並計算處理前後的 COD 水質之溫室氣體減量效益,得到每年可以減少 77.80 tCO 2  e/year。



                                                                                     圖 1、實驗裝置 - 砂濾裝置
































                                                                                                                                   圖 3、AGMD 對各類水產養行為之效能







      38                                                                                                                                                                                                                               39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