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海洋環境基礎特性科普手冊-國家海洋研究院
P. 8

6                                                                              7
 大 詞 說 解 氣 海 名 象                                                                 說 象 氣 海 名 解 大 詞
 氣象小達人                   氣象小達人
 解說教室
                             解說教室
 海洋與大氣之間交互作用           風如何形成?何謂季風?何謂海陸風?

 ˙˙˙˙˙˙˙˙˙˙˙˙˙˙˙˙˙˙˙˙˙˙˙˙˙˙˙˙˙˙˙˙˙˙˙˙˙˙˙˙˙˙˙˙˙  ˙˙˙˙˙˙˙˙˙˙˙˙˙˙˙˙˙˙˙˙˙˙˙˙˙˙˙˙˙˙˙˙˙˙˙˙˙˙˙˙˙˙˙˙˙


 海洋與大氣是個耦合系統,通過海氣界面所傳遞交換的熱量、動量與物質,會  風
 影響海洋與大氣循環系統,造成各種不同尺度現象,例如季風和海陸風的形
                                     風是因為空氣流動而形成的自然現象,而空
 成、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所引起的天氣與海況異常、颱風的生成與強度增減等,
                                     氣的流動則是由於氣壓的差異,由高壓往低
 都是和海氣之間熱量交換過程有關。另一方面,海洋的環流、風浪、湧升流則
                                     壓方向流動。影響氣壓高低的主要因素為氣
 是與海氣間的動量傳遞過程有關。再談海氣之間的物質交換,例如水汽、二氧
                                     溫,當氣溫升高,空氣膨脹變輕上升,形成
 化碳和其他懸浮微粒等,則會影響到蒸發與降雨、全球暖化、沙塵暴與海洋基
                                     低氣壓,反之氣溫下降,空氣收縮變重下沉,
 礎生產力等現象。
                      風              形成高氣壓,空氣由高壓處流向低壓處形成
            ЭंᏀ      吹向    ৷ंᏀ       風。
 熱量傳遞  平均風  熱   脹   升     冷   縮   沈
                ●
             ●
                            ●
                              ●
 如季風和海陸風  風有持續的性質,不
 的形成都是和海  會長時間保持一定強                   季風
             N   冬季  東北季風
 氣之間熱量交換  度,以風速計測量,  WE               風向隨著季節變換而改變的風,稱為季風。
             S
 過程有關  於 10 分鐘內所測風                    台灣在冬季期間受西伯利亞的極地冷高壓影
 速之平均值。                               響,多吹東北風,稱為東北季風 ( 每年 10 月
                                      到隔年 3 月 )。夏季時亞洲內陸地面接受太陽
 陣風                                   熱量而增溫,形成低壓,使得印度洋上的潮
 – 放熱  +海洋吸熱  因空氣發生亂流所造               濕空氣吹向陸地,稱之為西南季風 (6 月中至
 成的短時間內風速的                            9 月中 ),台灣位於東亞季風帶之內。
 劇烈變化。強烈的陣                            本小冊所指的春夏秋冬四季分別為 3~5  月、
 動量傳遞  風會導致飛機顛簸或                      6~8 月、9~11 月、12~2 月。
 風吹  船隻翻覆等災禍。
 海洋的環流、風         夏季  西南季風
 浪、湧升流則是  颱風
 湧升流  與海氣間的動量  在臺灣地區,中央氣
 傳遞過程有關                              海陸風
 象局將颱風分為三
                                     多發生在熾熱的夏天,起因是鄰近的海水與
 級。每秒 17.2-32.6
                                     陸地各自的加熱與散熱速度不同所致。白天
 公尺者,稱為「輕度
 物質通量  颱風」;每秒 32.7-                  時陸地增溫比海面快,陸地形成低壓區,風
 釋                                   自海上吹向陸地,形成海風。夜晚時陸地散
 CO2  蒸發成水汽  海氣之間的物質  50.9 公尺者,稱為
 放                                   熱比海面快,使得陸地上的氣溫較低,形成
 交換,例如水  「中度颱風」;每秒
                                     高壓區,氣流由陸地吹向海面,形成陸風。
 +  - 溶  汽、二氧化碳和  51 公尺以上者,稱
 H +HCO3  凝結成水
 解
 其他懸浮微粒等  為「強烈颱風」。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