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國海院-1090410-論文摘要集-1206
P. 33

主題五  海洋永續植基於海洋科學的發展






                                                          摘要

                       台灣的物理海洋研究起自於 1960 年代,在朱祖佑教授的帶領下進行了黑潮的

                  系統性調查。在當年那種物力維艱的時代環境裡,前輩學者們仍然努力的推動海洋

                  研究工作,墊定了台灣在物理海洋研究的基礎。經過半個多世紀來的發展,在硬體
                  設備方面,海洋研究船從早期的海軍船艦改裝的探測船,進展到專業海洋研究船,
                  近年更興建新的研究船以汰換逐漸老化的舊船。儀器方面,除了從國外引進各種新

                  式探測設備之外,也逐漸發展出自製儀器的能力。應用這些海洋研究的軟硬體設備,

                  學界致力於台灣周遭海域的物理海洋研究,如 KEEP, SCSMEX, TSNOW, ASIAEX,
                  ITOP, OKTV, SK-II, ITAIWAN 等大型計畫,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展望未來,物理海
                  洋的研究可以加強的方向有: (1)建立海洋大數據中心,收集海洋資料庫、衛星遙測、

                  漂流浮球、定點海流、ARGO float 等國內外資料。(2)整合台灣四周海域的監測網,

                  包含 TORI 高頻雷達、數值模式、氣象局環台資料浮標、港研中心海氣象監測站等,
                  提供即時資訊,以供各種海事任務與政府決策使用。此外也應當拓展研究海域、積
                  極加強國際合作。



























                                                                                             Let go


                                                            30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